劉闖雙眸緊閉,臉上流露出一抹悲慟。
他認認真真聽完司馬懿的陳述,猛然一拍書案,“子義,何以如此固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活著,終有機會報仇雪恨,可你現在戰死,卻讓我肝腸寸斷。”
與太史慈相識的一幕幕景象,在劉闖腦海中閃現。
一晃十年過去,太史慈跟隨自己十年,眼見著自己大業將成,卻不想戰死於疆場。
周瑜、孫權!
劉闖咬牙切齒,半晌後抬頭問道:“子義屍首,可曾奪回?”
司馬懿連忙道:“周公瑾倒是個講規矩的,佔領歷陽之後,便把子義屍首送回來。
文遠已命人把子義屍首收斂,正在送來洛陽途中。”
“元復,可已知曉?”
“方才已經得到訊息……他本要來向主公請戰,不過被我勸住。”
“讓他立刻率飛熊衛本部前去迎接子義靈柩,再派人前往遼西通知子義妻子,請她前來操辦。仲達,子義隨我十載,在我最艱難的時候跟隨我與我,不離不棄。今他故去,我心實悲慟之……你待我把他的喪事操辦起來,便葬於洛水之畔。”
“喏!”
“我現在心思有些亂,你先下去吧。
對了,記得通知文若和文和先生過來,我這邊有事情要與他們商議……”
“明白。”
司馬懿也知道,劉闖此刻心情不好。
太史慈是最早跟隨劉闖的老人,雖後來在十大將排名中位列末端,但其地位,即便是趙雲張遼這些人都無法比擬。如今,太史慈戰死歷陽,對劉闖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個時候,劉闖需要安靜一下,也的確不太適合商討正事。這也是司馬懿不讓太史享來找劉闖的原因……因為他很清楚,太史享這時候來見劉闖,非但不會緩解劉闖的悲傷,反而會加劇劉闖的憤怒,甚至做出不合理的決斷。
劉闖是司馬懿的表兄,而今更是所有人的期盼和寄託。
司馬懿是絕不會讓劉闖做錯事情……諸葛亮而今不在劉闖身邊,司馬懿便擔當起劉闖的謀士。
待司馬懿離開後,劉闖一個人靜靜坐在屋中。
良久,他站起身來,走到欄杆後,看著外面濛濛細雨,心中的傷感卻越發強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他地位的變化,當初跟隨自己的那些老人,越來越少……叔父,遠在東治;步騭,則去了交州。呂岱坐鎮中山,管亥則留守於幽州。
細算起來,當年跟隨劉闖從朐縣征戰的一干老人,而今已所剩無幾。
除了常勝和裴煒之外,便只有徐盛在劉闖身邊……至於當年隨劉闖從江東前往汝南的人裡面,似乎也只有蕭凌尚在。劉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心緒穩定下來。
就在這時,身後腳步聲響起。
劉闖回過身,就見麋繯和諸葛玲站在他身後,荀旦呂藍甄宓杜貞以及甘夫人,則在麋繯身後。
“你們怎麼來了?”
看到麋繯等人,劉闖不禁一怔。
麋繯輕聲道:“丞相,方聽得噩耗,子義將軍歸天。
妾身擔心夫君心中難過,所以前來看望。”
“我……沒事!”
劉闖努力穩定了一下情緒,沉聲道:“子義的靈柩這幾日便要送來洛陽,我要為他大辦喪事。他的妻子還要過些時候才能抵達洛陽,這幾日你們就代我多留意元復。
子義故去,想來元復更加難過……”
“妾身,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