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劉闖率部抵達許都城外。
諸葛亮率眾人出許都十里,迎接劉闖的到來。
隨後,在諸葛亮的引領下,劉闖進入許都,便直接住進了司空府。
“孔明,許都情況,而今如何?”
諸葛亮連忙把他這段時間以來所做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向劉闖通稟了一遍。
劉闖仔細的聽完了諸葛亮的陳述,也頗為滿意,“亂世用重典,這是先賢所立。今我大漢歷經災禍,朝綱不振,法紀鬆弛,的確是需要用重刑治理。孔明這一點做得非常好……我剛才入城的時候,留意了一下城中的狀況,和數年前我在許都時,並無太大的區別。
這說明你雖用重典,卻也並非一味的嚴苛。
如此甚好,重典不等於苛政,我們要讓人心生敬畏,而不是讓人感到恐懼……孔明,我看你現在,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諸葛亮聞聽先一怔,旋即心中大喜。
他知道,劉闖說出這番話,也代表著會有重任交付於他。
“兄長,不知要亮做什麼?”
劉闖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了諸葛亮,“元直來信,言關中混亂。
他長於謀略,善於用兵,但是在治理地方方面,相對薄弱。關中的情況很複雜,八百里秦川孕育諸多豪強世族。元直的名望,還不足以安撫關中,所以我想讓你過去,坐鎮長安。”
“啊?”
諸葛亮大吃一驚。
他倒是想過,有朝一日能夠真正獨當一面。
可是關中……即便諸葛亮信心滿滿,要面對關中複雜的局面,也會有些力不從心。
要知道,那關中的情況,比之劉闖說的還要複雜幾分。世族林立,豪強呈雄……徐庶作為關中的征服者,面對複雜的局勢也會感到力不從心。自己的年紀比徐庶還小,想要穩定關中,恐怕也是非常困難。不過,劉闖既然這麼決定,諸葛亮在思忖良久之後,還是答應下來。
“亮定會竭力穩定關中局面,不使兄長失望。”
“此次你前往關中,我會抽調走魏延,讓衡若和曹朋隨同你前往。
另外,世父已經返回孤竹城,益恩大兄賦閒在家,也有些不太合適。便讓他為長安令,協助你一同治理關中。此外,你還需要什麼幫助,考慮一下告訴我,我會盡力滿足你的要求……”
鄭玄在遊覽了北疆景色之後,於去年十月返回孤竹城。
鄭仁跟隨鄭玄在北疆走了大半年的時間,而今也是時候重新出仕。鄭仁是鄭玄之子,在士林中能站穩腳跟。論能力,鄭仁不過是中上,但他性子溫和,與諸葛亮配合起來,相得益彰。諸葛亮強硬,而鄭仁卻能拾遺補缺。他的執行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堪稱劉闖麾下眾文臣之中的翹楚。
劉闖說著話,站起身來。
“孔明,關中自有秦以來,便為天下中樞所在,與洛陽一東一西,乃漢室命脈。
昔日楚霸王得關中而棄之,於是失了江山;而高祖皇帝據關中而起,卻闖下大漢五百年國祚,實乃漢室根基所在。只是這些年來,關中屢遭戰亂,破敗不堪。你要儘快穩住局面,是關中得以休養生息,恢復繁榮。關中定,則我西面無虞,才能集中力量,向南面用兵。
自董卓亂政,已一十五載。
若在這樣群雄割據下去,只怕我漢室元氣,也將要流失殆盡。
孔明,我視你為我的蕭何張良,也希望你能夠在關中展露出你的才華,使我後方更加穩固。”
諸葛亮聽罷了劉闖這一番話,只覺熱血沸騰。
他用力點頭,“兄長放心,亮必不使兄長失望……”
+++++++++++++++++++++++++++++++++++
對於關中的問題,劉闖也是經過反覆考慮,最後選中諸葛亮為京兆尹。
原因嘛,很簡單。
諸葛亮的才幹,勿需贅言。
歷史上稱他‘智幾於妖’。能夠幫助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建立蜀漢,已經足以說明了問題。
但劉闖始終認為,諸葛亮的內政能力,遠勝過於他的軍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