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大河由西向東,從黑山眾可安置於臨戎、沃野、廣牧、河陰和臨沃等地。
這五縣,其實也包括了朔方與五原兩郡所治。其中朔方郡漢人在籍人口不足一萬,而五原漢人數量也不過兩萬出頭。
劉闖不禁有些痛心道:“自蒙恬擴土三千里,大將軍衛青橫掃塞北以來,朔方便為魚米之鄉,土地肥沃,更適於放牧。可惜朝廷對此一直都不肯投注太多力量,甚至還把這裡借給那南匈奴休養生息。如此肥美之地,成了匈奴人襲掠寇邊的根基之所在。如果能夠在這兩裡安置百萬人口,就算那些胡人再厲害,也休想犯我邊界。如今思來,仍時時感到心痛……”
張燕輕輕點頭,對劉闖這番話也極為贊成。
“燕帥率部抵達河套之後,我決意效仿先賢,重啟軍屯之法。
若能在朔方開闢兩天三十萬頃,則我就能馬踏北海,開創我大漢立國以來五百年未有之盛世。
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會設法在高闕至受降城之間建造十座軍鎮,以填充我邊塞之力量。這些兵馬,當從黑山軍中抽調。每座軍鎮轄銳卒八百,在短期之內可保證我邊塞不受鮮卑之禍。
可惜,我現在的力量還是不夠。
南匈奴人佔居美稷,始終是我心腹之患。
若能夠儘早將之解決的話,整個北疆當盡歸於我手……那時候,我便可以全力應戰曹操……”
南匈奴?
張燕聞聽,眉頭不由得一蹙。
他好像想起了什麼事情,站起身走到房門口,與外面的隨從說了兩句,而後又回到案前。
“說起南匈奴,末將倒是想起一樁事情。”
“哦?”
“請皇叔稍候,我找一個人過來,也許能說的更加清楚。”
片刻之後,一個身材肥胖的男子出現在屋外,躬身道:“昭餘澤小帥洪都,拜見皇叔與燕帥。”
“洪都,你進來吧。”
張燕招手,示意那洪都進屋。
他向劉闖介紹道:“洪都乃我同鄉,也是最早跟隨我的人。
本來以他的才幹,足以做一方渠帥,可由於那昭餘澤地處汾水之畔,連線晉陽和中都,也是我黑山軍在上黨一處重要隘口。我需他坐鎮昭餘澤,監視高幹兵馬,但又不能太過刺激高幹,所以只好委任他為小帥。不過皇叔不要小看了這傢伙,他那昭餘澤兵馬也是我手下最強的一支兵馬。”
說罷,他對洪都道:“洪都,把你之前告訴我,關於南匈奴的事情與皇叔再說一遍。”
昭餘澤,位於上黨境內,毗鄰太原。
不過,由於昭餘澤聯通汾水,故而也是黑山軍一處對外貿易的關口。黑山軍擄掠而來的財貨,分為兩個部分處理。一部分是交給那些豪商進行銷贓,另一部分則透過黑山軍手中的渠道,與塞北胡人進行交易。幷州原本就是一個胡漢混居之所,南匈奴人、鮮卑人、丁零人、烏丸人混雜一處。張燕自然不可能把黑山軍的經濟命脈都交給那些豪商,在暗中也有聯絡。
洪都道:“自四月以來,南匈奴一直在暗中調動兵馬。
不少與我聯絡的胡商,也加大了軍械輜重的收購,而且是不計價錢。我從一個胡商口中打聽來了一些訊息,據說南匈奴大單于暗中與曹操勾結,似乎在謀劃著準備做什麼事情……”
張燕道:“當時皇叔在鄴城,我聽說這訊息之後,也沒有往心裡去。
不過現在想來,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大洪說的那個胡商我也認識,據說是美稷的一個豪商,專門負責為呼廚泉做事……所以他傳來的這個訊息,十有八九不會有錯。皇叔今身處幷州,幽州群龍無首,難保呼廚泉會有貳心。”
四月,豈不是劉闖剛出兵的時候?
劉闖突然激靈靈打了個寒顫,眼睛不由自主的眯縫起來。
半晌後,他輕聲道:“燕帥,可有辦法儘快送我至雁門郡?”
張燕想了想,看向了洪都。
“這倒不是難事……皇叔若受得委屈,不妨隨我一同去昭餘澤。
到時候我假作送一批貨物去南匈奴,皇叔可混入其中。太原郡的關隘,我都熟悉……高幹一邊對我們嚴加防範,一邊也不敢過於招惹。所以我們的商隊,可以在太原郡暢通無阻。”
劉闖站起身,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我們明早就出發。”
他說完,又向張燕看去。
“百萬黑山眾遷徙,絕非一樁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