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失敗了呢?
那司馬氏一族,就要遭遇滅頂之災……所以,法正說的是很有道理,可是劉闖卻有些拿不定主意。
沉吟良久之後,他抬起頭看著法正道:“孝直,此事容我三思。
不過,在我尚未作出決定之前,請不要把這件事透露出去。你只管謀取滎陽,司馬氏的事情不要插手。若我在外面聽到了半點風聲,絕不會饒你……那,是我這世上僅存的親人。”
法正激靈靈一個寒蟬,連忙躬身道:“法正,明白!”
+++++++++++++++++++++++++++++++++++
虎牢局勢危急,但短時間尚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曹操對曹朋更是格外相信,他在白馬稍事休整之後,便匆匆趕回許都……他必須要和荀彧進行商議,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黎陽方面,漢軍已經開始由守轉攻,兵臨黎陽城下。
而諸葛亮在奪回清河之後,便繼續向前推進,並且兵不刃血拿下發幹、樂平兩縣,屯兵莘亭。
曹純則是邊戰邊退,在退至陽平之後,據城而守。
之後,他又命越兮坐鎮東武城,使張清屯兵崗成城,呈鼎足之勢相互呼應,並且在河面上搭建浮橋,和蒼亭連為一體。如此一來,曹純等同於背靠東郡,憑藉漯水之險和漢軍對峙。
諸葛亮見此狀況,也是毫不猶豫。
他果斷下令,命郭援為清河郡太守,又派人自魏郡抽調徐盛和蕭凌前來,坐鎮陽平。
隨後,諸葛亮又派人前往平原,向馬超求援。青州方面,漢軍在經過半載經營之後,已經形成了有效的防禦。有許攸和馬岱留守平原,一樣可以對曹軍保持壓力。更不要說甘寧率海軍襲掠青州沿岸,更與東萊太史慈形成了有效的呼應,足以讓滿寵不敢在青州輕舉妄動。
東郡,是曹操發家之地。
若東郡有失,則兗州必亂……
為此,曹操不得不從青州抽調于禁前來駐守東郡,以方便給予曹純足夠的支援。于禁,表字文則,也是歷史上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一。其人善戰,精於兵法,更長於治軍,能夠和曹純形成有效互補。最重要的是,于禁為人非常穩重,可以給曹純提供足夠的支援,使其不至於自亂陣腳。
只是,于禁被抽調東郡之後,青州便人手不足。
曹操在和董昭荀攸進行一番商議之後,命司空府西曹令史梁習為北海太守,抵禦太史慈……
這梁習,字子虞,是豫州陳國柘人,更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全才。
論勇武的話,梁習根本不足為道。但是論才幹,此人卻是歷史上曹魏的棟樑之才。他曾歷任漳長,後來還擔任過乘氏、海西、下邳的主官,並且在任內,都能把治下治理的極為出眾。
歷史上,曹操攻佔幷州,梁習以別部司馬領幷州刺史之職。
當時,幷州剛經歷了高幹之亂,荒涼貧瘠,外有胡狄之亂,內有豪強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擁眾,作為寇害。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幷州極為混亂,甚至混亂到無人願意前往的地步。而梁習就任之後,招賢納士,很快就組成了幕府,並且迅速平定了胡亂,剿滅豪強,穩定了幷州。
當時曾有人評價:以為自所聞識,刺史未有及習者。
在我所經過,所見過,所聽說過的人當中,做刺史能超過樑習的人,幾乎沒有……
這是何等高明的評價,也看得出來,梁習的才能卓絕。讓梁習前往青州,做那北海太守之職,與目前的情況最為合適。因為曹操很清楚,太史慈的危害,僅侷限在東萊。只要他不能過膠水,就無法真正威脅到青州的穩定。這種情況下,派遣大將前往並不合適,只要能把太史慈擋在膠水以東,就可以保證青州穩固……而青州只要不會出亂子,便大體上無礙。
梁習坐鎮北海,最為合適……
伴隨著虎牢之戰拉開序幕,曹軍也好,漢軍也罷,調兵遣將越發頻繁。
而身在江東的孫權,以及遠在荊州的劉表、劉備,包括在西川的劉璋,都在關注著曹操和劉闖之間的對決。幾乎所有人都能夠感覺得出來,曹操和劉闖的這次對決,將關係到未來北方的歸屬。誰能夠獲取勝利,誰就可以雄霸北方……這種態勢,與數年前官渡之戰,竟是如此相似。
當時袁紹和曹操也是這樣的一種情況,結果官渡一戰,袁紹大敗。
現在,袁紹換成了劉闖,那麼他和曹操之間的這一場對決,究竟鹿死誰手?也使得無數人為之牽腸掛肚。
曹操勝,則北方將形成分裂割據。
短期之內,劉闖和曹操都不可能擊敗對方……
可若是劉闖獲勝,那……
是坐山觀虎鬥,亦或者是做出選擇?各路諸侯也都陷入沉思之中。
只不過,不管他們最終是怎樣一個選擇,劉闖和曹操翁婿二人之間的這場決戰,也伴隨著曹操返回許都,而拉開了序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