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哭道:“我早知那八大儒宗盤根錯節,休慼相關。
之前我便要殺了那老狗,偏你反對,言不可一錯再錯。而今元將你卻受其所害,我必與你報仇。”
賈洪,是隴西名士,八大儒宗之首,與薛夏交情莫逆。
韋端殺了薛夏之後,便有心將其餘七人斬殺。可是韋康卻不同意!他認為韋端殺死薛夏已經鑄成了大錯,如果再殺了賈洪,勢必會令整個涼州士人所仇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韋康說的也有道理。而此人寬厚,甚至有些天真……歷史上,馬超圍城時,曾偏說韋康饒他性命。
當時韋端已死,韋康接受涼州牧。
楊阜等人都強烈反對韋康投降馬超,可是韋康不相信,開城投降。
沒過多久,馬超便找了一個藉口,把韋康殺死……
這個人,可以為名士,卻做不得一方諸侯。而現在,也正是因為他的天真,使得他送了性命。
韋康認為,饒了賈洪他們,可以緩和與涼州士人之間的關係。
可問題是那賈洪與薛夏猶如手足,又怎可能善罷甘休?
韋端強忍悲慟,問清楚了狄道的情況。聽聞趙雲在佔領狄道之後馬不停蹄便越過白石山往五溪聚而來,韋端不禁咬牙切齒。
“闖兒欺我太甚,若非是他,我焉有今日。”
他覺得,涼州發生的這一切變故,都是劉闖惹來的麻煩。如果不是劉闖支援馬超,如果不是他幫著馬超替父報仇,又何來這許多的麻煩?劉闖是幕後黑手,而馬超便是那引狼入室之人。
殊不知,在他對馬超破口大罵的時候,馬超三兄弟帶著西涼兵已離開涼州,進入了河東……
“不殺趙雲賈洪,我誓不為人!”
韋端在傷心過後,咬牙切齒道:“傳我命令,點起三軍,我要讓那趙雲死無葬身之地。”
“且慢!”
就在這時候,從一旁閃身站出一人。
韋端看清楚那人,不由得眉頭一蹙,“伯彥,何以阻攔我?”
這個人名叫李俊,表字伯彥,是涼州武都人。
在歷史上,韋康被馬超所害,正是這李俊和楊阜等人設計,為韋康報仇雪恨。他是極為堅定的韋派份子,對韋家更忠心耿耿。韋康看他阻攔自己,心中頗為不喜,臉色也隨之陰沉。
“莫不成,伯彥不欲我為元將報仇?”
李俊連忙擺手,“主公此話從何說起……元將待我如手足,我怎可能不想為他報仇?
只是,那趙雲驍勇善戰。主公莫忘了,他在河湟谷地面對千軍萬馬猶能殺得老羌人仰馬翻,其勇武可見一斑。我聽說,此人還是劉闖的妻兄,甚得劉闖所重。所以,對付此人,只能智取,不可力敵。
我有一計,若將那趙雲生擒活捉,說不得可逼迫西涼軍退兵。
主公想來,那趙雲既然被劉闖那麼看重,又怎可能看他身死?至於元將之死,依我看與趙雲關係不大。本就是敵對雙方,他圍攻狄道也在情理之中。真正的元兇,是那賈洪,是那天水四大姓。賈洪之流之所以敢背叛,便是因為西涼軍來犯……若西涼軍撤走,賈洪何足畏懼?就算是那天水四大姓,也不過一群跳樑小醜。若沒有西涼軍支援,他們什麼都不是。”
韋端閉上眼睛,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不得不說,這李俊說的也頗有道理……害死韋康的人不是趙雲,而是那賈洪之流。
想到這裡,韋端深吸一口氣。
他強壓著心中的恨意,低聲道:“伯彥所言極是,可那趙雲驍勇,卻不知伯彥有何妙計,將他生擒活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