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隱原本是佔蟬一個賤民之子,黃巾之亂的時候,黎大隱投效遼東軍,在公孫延帳下效力。因為他從小在海上長大,精通舟船操作,故而得到公孫延的看重。當時公孫延割據遼東,物資匱乏。於是便興起以海賊襲掠沿海,搶奪財貨人口的念頭,便任命黎大隱組建佔蟬賊。
黎大隱回到佔蟬後,便召集了一干當年的夥伴。
樂浪郡混亂不堪,海賊、山賊、盜匪橫行。他那些夥伴,大都是亡命之徒,能吃苦,敢玩命。加上公孫延在背後支援,佔蟬賊在短短數年裡,就發展成為一支擁有五十餘艘海船的海賊。後公孫延死,公孫度佔領遼東,對黎大隱頗為忌憚。黎大隱也是個好強之人,一怒之下帶著佔蟬賊,離開西安平,回到佔蟬老家。並透過其強大武力,將佔蟬縣城一舉攻克。
隨後,黎大隱便以佔蟬為根基,迅速發展狀態。
其麾下聚集了高句麗人、遼東郡人、夫餘國人、烏丸人……達數萬之眾,成為樂浪郡一支極為強大的力量,號佔蟬賊。
公孫度見黎大隱離開,索性也割斷了和黎大隱的聯絡。
黎大隱在佔蟬自立,名義上忠於漢室,實際上卻專門從事海賊之事,橫行海上……
而與黎大隱齊名的長岑賊,則走的是另一條路。
風馳是長岑風氏子弟。
而長岑風氏,則自稱是黃帝手下大將風后後裔,更是長岑望族。
熹平年間,高句麗王伯固攻入樂浪,更掠走樂浪太守的妻子,樂浪郡隨即陷入混亂之中。
風氏為自保,於是組建鄉勇。
因風馳力大無窮,且精通兵法,所以便以其為首領,保衛家鄉。
只是,單憑風氏財力,根本無法支撐起這麼一支鄉勇,更不要說糧草物資軍械的匱乏……於是,風氏便動了海賊的心思,傾盡家財,買來六艘樓船,組建長岑賊。風馳更憑藉其兵法謀略,迅速將這支海賊壯大起來,成為樂浪郡一支不可以輕視的力量,橫行於大海之上。
長岑賊聚眾近十萬人,有海船八十餘艘,更因風氏名望,在樂浪郡地位頗高。
和佔蟬賊的黎大隱不一樣,風氏是望族,所以人脈頗廣,而且其部屬大都是漢民,對高句麗人懷有強烈的敵意。
兩支海賊互不來往,甚至有時候還會發生衝突。
不過,風馳也好,黎大隱也罷,始終保持克制,雖然衝突不斷,但彼此間又守望相助,成為樂浪郡最為強橫的力量。
白翎島,是風馳的根基所在。
他這次主動邀請黎大隱前來,也是十年來第一次。
之所以邀請黎大隱,風馳也是迫不得已。他現在面臨一個極難抉擇的問題,需要和黎大隱商議。
畢竟,大家是樂浪郡的實際控制者,有什麼事還是商量一下為好。
兩股海賊的船隻,在距離白翎島大約二十里的海域相會。
黎大隱的座船和風馳的座船在海上匯合之後,風馳絲毫沒有猶豫,便邁步順著搭板登上黎大隱的座船。
“大隱,別來無恙。”
風馳體型高挑,帶著一股子書卷氣。
而黎大隱則生得矮粗壯碩,肌膚黝黑。
臉上的線條,稜角分明,一雙眸子,目光灼灼。
他穿著樸素,乍一看好像一個風餐露宿的漁民。和風馳站在一起的時候,更顯得有些粗鄙。
可不要因為他長相就小覷了黎大隱。
以一個賤民之子的出身,一躍成為佔蟬賊首領,聚眾數萬人,成為樂浪郡無人能夠忽視的一支力量……這樣的人物,就算看上去再粗鄙,也不容小覷。當初,許多小覷黎大隱的人,而今都已經葬身於大海之中。瞭解他的人都知道,這傢伙看上去粗魯,確是一頭狡猾的狐狸。
風馳綽號金鰲,而黎大隱則號水狐狸。
如果單從他二人的相貌來看,這兩個綽號換一下,也許最為合適。
黎大隱咧開大嘴笑道:“風兄相召,大隱怎敢不來?
只是風兄你這麼鄭重其事的找我來,想必一定有好事關照。他孃的,今年這遼東時局太過混亂,我手底下幾萬兄弟,都餓得嗷嗷叫……若不是風兄你找我,我正準備出海走上一遭。”
海風,罡烈。
拂動風馳錦袍獵獵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