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定城外,蘇氏田莊。
軍帳裡傳來一陣陣鼾聲,一頭小熊趴在劉闖身邊,正睡得香甜。
劉闖坐在榻椅上,一手放在小熊的腦袋上輕輕撫摸,一手拿著一卷《春秋》,正津津有味品讀。
諸葛亮、司馬懿、吳班、龐德、夏侯蘭和趙雲六個人,趴在一副地圖前琢磨。
這副地圖是臨時繪製出來的萆山地圖。
劉闖沒有參與商討,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諸葛亮和司馬懿來安排。一個小小的萆山賊,用不得大費周章。但這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首次獨立指揮作戰,也使得意義變得不同尋常。
諸葛亮和司馬懿對此,也顯得格外重視。
兩人政見不同,但是對軍事,卻有著極為敏銳的洞察力,在很多方面,不謀而合。
吳班、龐德、夏侯蘭和趙雲四個人,則是在一旁輔佐。
其中,尤以趙雲對萆山地勢最為熟悉,不時給予諸葛亮和司馬懿一些建議。而從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的爭論來看,兩個人的特點顯露無疑。諸葛亮用兵謹慎,而司馬懿略顯急躁……
對於如何全殲萆山賊,兩人分歧不小。
劉闖在一旁看著書,但是卻沒有參與進去,而是饒有興趣的一旁聆聽。
“仲達以伏兵偷襲,我沒有意見。
只是以你所言,未必能夠竟全功,而且會使我等死傷慘重。萆山賊據萆山多年,精於在山中作戰。而且南天門羊腸小徑地形狹窄,根本不適宜交戰。兄長所部,多為騎軍,更不可能發揮出騎軍的優勢。所以,我建議在此設伏,不過並不是仲達所言的伏擊,而是……”
諸葛亮說到這裡,停頓一下。
“而今正值初夏,天氣漸趨乾燥。
到時候只要子龍能夠把王當所部從山上引出來,而後我們在南天門兩端設伏,堵住其退路和出口。輔以火攻,便可大功告成。到時候可令仲達所部在南天門內以弓箭襲殺潰軍,至於從出口處逃出來的那些賊人,則以騎軍攻擊。出南天門,便是一馬平川,兩條腿又跑得過四條腿呢?”
火攻?
劉闖抬起頭,向諸葛亮看去。
後世常言,諸葛亮最善用火……
如今看起來,這傢伙倒是對火攻頗有天賦。
萆山一把火,說不定就是他成長的開始。劉闖心裡頓時有一種莫名的期待,想要看看諸葛亮,究竟能成長到什麼地步。
至於司馬懿……
劉闖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司馬懿聽完諸葛亮所言,露出沉思之色。
毫無疑問,諸葛亮的火攻之策,似乎更加穩妥,而且效果更好。
臉上露出一抹黯然之色,本以為來到劉闖身邊可以很快站穩腳跟,卻不想諸葛亮同樣在成長。
只是,他沒有留意到,劉闖看著他的目光,顯得有些詭異。
司馬懿這個傢伙,別看年紀小,確是個心狠手辣之人。
而且他的心思也非常縝密,雖然不似諸葛亮那種步步為營的沉穩幹練,卻別有一番手段……
該如何使用司馬懿?
這也是劉闖一直在考慮的一件事。
司馬懿若用的好,就是一口殺敵的寶刀;可若是用得不好,到頭來很有可能會傷到自己!
想到這裡,劉闖眉頭不由得緊蹙。
他心中隱隱有一個念頭,若使司馬懿主持此事,說不得能夠使他的能力獲得充分發揮……
只是,會不會太過超前了呢?
劉闖,猶豫不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