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恍然之色,輕輕點頭。
“梓童若不提起,朕險些忘記此人。
嗯,若是依董國丈所言,這劉備倒也是個人才。再不濟,他也能為劉孟彥分擔些壓力,讓劉孟彥能夠得到喘息之機。不過,此人品xìng……朕不甚歡喜。若把他和劉孟彥並列,萬一將劉孟彥激怒,又該如何是好?”
是啊,劉闖和劉備之間仇深似海。
拉攏了劉備,固然可以加強宗室的力量,可如果因此而得罪了劉闖。不免有些得不償失啊。
不管怎樣。劉闖在北海和東萊。根基已定。
更不要說劉闖背後,還隱隱有潁川世族支援……劉備,說穿了不過是寄人籬下,看曹cāo臉色行事。二者之間,該選取何人?一目瞭然。劉協也擔心,因為劉備而激怒劉闖,不太划算。
董貴人聽罷,閉上了嘴。
她只是傳話給劉協。話說完了,便沒了主意。
倒是伏壽聽完,很快有了主意,“陛下,妹妹所言不是沒有道理,如果能多一個為陛下效忠的宗室,陛下的力量也就可以增加一分。但關鍵還是在劉皇叔身上,臣妾可以想辦法,讓父親前去打探劉皇叔的口風。不過,就算是拉攏劉備。也不必給他太高的待遇。似劉皇叔的那種待遇,不能再與劉備。只要把他列入宗室即可。而後給他些封賞,想必他就可以滿足。”
伏壽對劉備的情況不甚瞭解。
不過在她看來,一個背地裡中傷他人的傢伙,就算能力再強,其品xìng卻難以保證。
這樣的人,可以拉攏,卻不能給他太高的待遇……否則的話,將來可能會變成第二個曹cāo。
把待遇的等次分開,劉闖的等次高於劉備,想必劉闖也不會太惱怒。
這樣一來,即安撫了劉闖,又拉攏了劉備,可謂兩全齊美。
劉協連連點頭,那張略顯刻薄的臉上,旋即浮現出一抹和煦笑意,“梓童所言極是,既然如此,便依梓童所說行事。不過此事,需多加小心。劉皇叔如今身陷許都,危機四伏,切不可被曹cāo覺察才好。”
伏壽微微一笑,連忙欠身領命。
只是這心裡,或多或少對劉協這種刻薄,感到了一絲不滿。
用得上時,便是‘愛卿’,便是‘皇叔’;若用不上的時候,則直接直呼其名。陛下若不改了這個習慣,早晚會受所害。可這是xìng格的問題,伏壽也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勸說劉協改變。
也罷,相信陛下自有決斷!
許都城中,繁華喧囂。
曹cāo凱旋而歸,更使得許都百姓,感到無比振奮。
同時,劉闖的到來,也令人們在歡喜雀躍的同時,又增添了幾分好感。
想當初,許縣也是潁川郡所屬。雖然許縣如今變成了許都,但大多數人還是把自己當做潁川人。
劉闖,恰好就是潁川人!
潁川自古出名士,但說及猛將,卻屈指可數。
自漢末群雄並起,諸侯相爭以來,人們對那些豪勇之士的好奇心,遠比之前更為強烈。
劉闖,中陵侯之後,自幼流落民間,而後崛起於江湖,以雄武而著稱於世,號稱飛熊,與呂布齊名。
這樣一個人物,儼然就是一部作品。
以至於很多潁川人對劉闖感到好奇,感到親切。
只是,劉闖在抵達許都之後,便很少露面。
曹cāo呢?
也似乎是想要打消人們對劉闖的好奇心,打消劉闖的影響力,故而在劉闖入住了驛站之後,也沒有再召見劉闖。至於面聖?那更需要曹cāo的准許,並不是天子想要見劉闖,就能見到。
劉闖對此,好像也沒有放在心上。
不知不覺,他已經來到許都三日。三天來,他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驛館中足不出戶,也不與任何人相見。曹cāo的心思,他當然qīngchu。可他也知道,面聖這種事,不是漢帝能夠決定,也不是他可以決定,全要看曹cāo的想法。不過,相信曹cāo也拖不太久,畢竟制詔發出,劉闖早晚都會與漢帝相見……這一點,曹cāo阻止不來,所以劉闖這心裡面,也絲毫不覺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