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闖離開下密的時候,更秘密吩咐管亥和荀匡兩人,務必要全力支援甘寧周倉,完成海軍組建。
東漢的造船技術,遠海航行還無法做到。
但是近海航行的問題,卻不是太大……更何況,劉闖從一開始就已經標明瞭目的地。在接下來的時間,甘寧周倉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海路,其活動範圍從一開始就被限制於渤海灣內,更不需要擔心會遇到太大危險。此外,當荀諶在渤海郡站穩腳跟後,劉闖還可以設法在渤海郡,增添一個落腳點。
海軍,一直是劉闖的心腹之患。
當甘寧和周倉赴任之後,劉闖整個計劃裡最後一塊短板,就算是徹底彌補。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再次進兵南征,圍攻張繡的根據地穰縣。
這也是曹操第三次征伐張繡,而且這一次,曹操的決心很大,誓要一戰,將張繡徹底解決。
張繡據城堅守,與曹操鏖戰不休。
五月,劉表在張繡數次求援後,決意出兵救援,攻取宛城,斷絕曹操退路。
而這時候,從許都又傳來訊息,袁紹在田豐的勸說下,準備出兵偷襲許都,令曹操大驚。
眼見穰城就要被攻破,可曹操卻是左右為難。
郭嘉勸說曹操,不要在穰城戀戰,需儘快退回許都。
“主公放心,經此一戰,張繡已嚇破膽子,決計不敢再窺視潁川。
主公只需命子廉駐守宛城,就足以讓張繡膽戰心驚。待解決袁紹的威脅之後,再設法勸降張繡。張繡如今已似驚弓之鳥,主公只要既往不咎,則張繡必然投降,則南陽便不負威脅?”
曹操聽了郭嘉的勸說後,也覺得頗有道理。
他恨不恨張繡?
恨之入骨!
要知道,他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以及愛將典韋,可都是死於張繡之手。
但曹操畢竟是梟雄人物,非常清楚這個人的恩怨,和大業比起來,究竟孰重孰輕……在三思之後,曹操決意退軍。時曹操前有劉表所部拒險,後又張繡追兵,形式也極其危險。但曹操卻臨危不亂,聽從郭嘉的主意,命軍士連夜鑿險阻為地道,使輜重先行,而後埋伏精兵在後。
待天亮之後,張繡和劉表追兵抵達時,曹操伏兵四起,步騎夾攻,大敗劉表張繡,而後安全返回許都。
經此一戰,張繡再無膽量去攻伐潁川,躲在穰城不敢妄動。
建安四年的時候,袁紹準備進攻曹操。
他先派人招降張繡,想要夾擊曹操。張繡本準備答應,可是卻被謀士賈詡阻止。
張繡認為袁強曹弱,他又曾大敗曹操,殺其子侄,故而不願投降。但賈詡卻認為,正因為這樣,才應該投降曹操。袁紹兵多將廣,張繡就算是投降,也不會受到袁紹的重視;但曹操兵馬寡弱,正是用人之際,所以若投降曹操,一定會受重視。而且,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順,他有天下之志,正要示天下以德,所以一定不會計較以前和張繡的恩怨。
最終,張繡歸降曹操……
+++++++++++++++++++++++++++++++++++++++++++++++++++++++++++
時已六月,天氣格外炎熱。
劉闖坐在府衙中,看著手中從下邳送來的戰報,不由得苦笑連連。
五月,劉備挾曹操返回許都之威勢,出兵攻打徐州。只不過,他並非獨自出兵,而是聯絡了夏侯惇和陳登共同出擊。
呂布早就得到劉闖的提醒,所以已做好防備。
他命張遼抵禦陳登,自己則親率大軍,於梧縣大敗劉備和夏侯惇,更趁勢奪取相縣……
“我這丈人,可真是厲害,劉備和夏侯惇聯手,居然也被他打得大敗。
只是這樣一來,勢必會刺激到曹操……恐怕曹操很快就會對徐州用兵,我這位丈人,危矣!”
他抬起頭,看著堂上眾人。
“季弼,長文,若曹操真個對徐州用兵,恐怕咱們也不能袖手旁觀。“
陳群和陳矯二人輕輕點頭。
其實劉闖很清楚,這一場惡戰,不可避免……
他閉目沉思片刻後,長身而起:“傳我命令,高順許褚領熊羆軍,立刻前往東武集結……令史渙與太史慈,加強守禦,防止呂虔偷襲。季弼,此外還要煩勞你一件事,準備出使鄴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