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闖腦海中,突然閃現過一個名字。
不過,他旋即把目光收回,落在眼前青年的身上,突然笑道:“甘寧,甘興霸?”
“正是某家!”
甘寧這一路上,心裡都一直感到茫然。
劉闖之名,他當然聽說過……事實上,自從劉闖八百健卒強奪般陽,大敗數萬泰山賊之後,劉闖的名氣,就已經傳入荊州。在那之前,許多人會以為劉闖是憑藉著他老爹劉陶留下來的威名所以才站穩腳跟。但般陽一戰之後,劉闖的勇武和膽略,已經證明他不是虛有其名。
這麼一個從市井中崛起,橫行三州之地,鬥曹操,敗劉備,戰虓虎的好漢,甘寧一直心存好奇。
後來,劉闖得以正名,拜北海相,灌亭侯。
般陽一戰之後,更被曹操封為揚武將軍,若以名氣而言,甘寧可謂如雷貫耳。
可他卻不明白,劉闖為何要找他?
劉闖說,他曾受過甘寧的恩義……可甘寧可以發誓,他絕對不認識劉闖。要知道,劉闖當年流落江湖的時候,甘寧也不過十幾歲,怎可能認得劉闖?偏偏劉闖這次指名點姓要他過來,甘寧自然滿心疑惑。
見劉闖問他,甘寧便可以確認,劉闖不認得他。
心中,突然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同時更有一種,莫名的憤怒。
他覺得,自己被欺騙了!
說起來甘寧而今,也頗為落魄。
從巴郡來到荊州,本以為能夠得劉表重用,哪知道劉表連見都沒有見他,便把他趕回南陽老家。
幸虧甘寧離開巴郡的時候,帶了不少錢帛。
若非如此,他手下那八百僮客,恐怕都難以養活。
可即便如此,坐吃山空三載,甘寧也有些承受不起……他又不擅持家,更不懂如何賺取錢帛。有心重操舊業,做那強取豪奪之事,可南陽畢竟不是巴郡。若他真那麼做,恐怕劉表第一個不會饒他。真若如此的話,他甘寧就只能上山落草,做個山賊盜匪,被他人恥笑……
八百僮客,走了大半。
眼見著走投無路,卻忽然得到劉表相召,讓他隨同蒯越,出使高密。
難不成……還要回家繼續蟄伏不成?
甘寧想到這裡,不由得惱羞成怒,怒罵道:“我敬你為皇叔,又為何要消遣於我?”
不等劉闖回答,身後魏延卻怒聲喝罵:“爾一小將,竟敢對皇叔無禮!”
說著話,魏延策馬衝出。
甘寧也不客氣,縱馬迎上去,便和魏延鬥在一處。
而劉闖則看著輕車上的蒯越,笑呵呵道:“子柔先生,何不與我引介一下漢升老將軍?”
蒯越的瞳孔微微一縮,突然扭頭笑道:“漢升,看起來劉皇叔對你,可熟悉的緊。”
在他車後的那員老將,正是黃忠。
事實上,黃忠和甘寧一樣,也不明白劉闖為何要他前來。
要知道他的名聲,即便是在荊州也不算顯赫。想當年他是南陽太守秦頡部曲,黃巾之亂的時候,隨秦頡在南陽大戰張曼成,立下戰功,隨秦頡前往揚州任職。只是,秦頡到揚州後不久,便因為水土不服病死,繼任者對黃忠並不欣賞,他只好帶著妻兒,從江東返回揚州。
不幸的是,黃忠的兒子黃敘因小時候染了風寒,故而體弱多病。
加之長途跋涉,旅途辛勞……黃敘在回到老家後不久,便撒手人寰。白髮人送黑髮人,黃忠心裡悲慟萬分,此後便在南陽老家蟄居。後經好友介紹,復又投靠劉表……不過劉表對他,並不看重。
也難怪,黃忠並非劉表元從。
加之他身上有秦頡的烙印,而劉表素來重士人,輕寒門,對他自然不可能重用。
好在劉表知黃忠勇武,於是拜中郎將,命他輔佐劉磐,駐守長沙。可實際上,也不過是為劉磐撈取戰功,獲取名聲而為之。即便是劉磐,對黃忠也是表面敬重,內心裡實則輕視。
劉闖邀他前來高密,黃忠也心存疑惑。
不過,眼見劉闖上前,他卻不似甘寧那麼急躁。
宦海沉浮多年,黃忠早就過了心浮氣躁的年紀。所以他聽蒯越說完,便微微一笑道:“想來劉皇叔,是想要掂量一下老夫的本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