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了麋芳回覆之後,劉闖就沒有再去考慮這方面的事情。
歷史上的麋芳,雖然不如他老哥麋竺那麼聲名響亮,但也偶有神來之筆。這個人,不是沒有能力,只可惜用錯了地方。如今劉闖把他安排在北疆,也算是給他一個獨當一面的機會。
相信,麋芳不會讓他失望。
而事實上,麋芳如今在北疆做的不錯。
短短時間便站穩腳跟,也說明他確實有這方面的能力。
既然如此,又何必給他太多約束?
所以,劉闖沒有在這件事情上費太多心思,因為從許都傳來訊息,曹操即將第三次討伐南陽。
這一次,恐怕也是曹操最後一次對南陽用兵吧。
劉闖記不太清楚曹操這一戰最終的結果,但他卻記得,此戰之後,賈詡歸附,張繡投降……張繡,西涼大將張濟的侄兒,槍馬純熟,用兵不俗。能憑藉南陽三次對抗曹操的攻擊,說明此人的能力,絕非等閒。而最重要的,還是那賈詡……毒士歸附,曹操想來要如虎添翼。
說實在話,劉闖前世最初並不喜歡賈詡。
在三國演義之中,賈詡的存在感,似乎並不是特別強烈。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對賈詡的瞭解也就越發豐滿起來……善於自保,算無遺策,而且有機變之能。
這是個很清楚自身定位的人!
後世常說曹操五大謀主,郭嘉死得早,荀彧因為心繫漢室,與曹操產生矛盾,最終也英年早亡。至於程昱和荀攸,相較而言略顯不足。程昱過於剛強,荀攸則偏於兵略,是個好的參謀長,卻非頂級謀主。所以在曹魏後期,真正算得上謀主的人,也只有這個賈詡賈文和。
先有鬼才,後有毒士……
劉闖突然覺得,他以後的日子,恐怕會有些難過。
“子山,司馬懿如今身在何處?”
步騭抬起頭道:“前日衡若派人送信,說司馬懿和孔明已抵達即墨……可能過幾日,就要前往東萊。”
“他二人相處如何?”
“公子是說,司馬懿和孔明嗎?”
“嗯。”
步騭有些不太明白,劉闖為何對這兩人之間的關係,會如此重視。
於是想了想道:“據衡若說,兩人時有爭執,但關係還算不錯。衡若還說,少見孔明遇到對手,那司馬懿辯才驚人,時常和孔明爭論不休。雙方各有勝負,所以也很難說誰更加厲害。”
“孔明有個對手,倒是一樁好事。”
在原有歷史上,孔明也有好友相伴。龐統,徐庶,孟公威,石廣元,崔州平……而這些人,都是在三國時期,極有能力的人物。且不說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徐庶孟公威石廣元,也都非同等閒。有這樣的朋友相伴,諸葛亮才能夠迅速成長。可惜,劉闖如今並不打算送諸葛亮去荊州。少了那些小夥伴的相互督促,諸葛亮是否還能達到歷史上那種高度呢?劉闖有些懷疑。
不過,司馬懿的出現,卻給劉闖開啟了另一扇窗戶。
我無法招來龐統,但是我可以給你介紹其他的夥伴……要知道,他手中的資源並不缺少。有鄭玄這棵梧桐樹在,劉闖並不擔心,招引不來鳳凰駐足。這司馬懿,就是劉闖給諸葛亮安排的第一個夥伴。從司馬懿對劉闖的態度來看,似乎對劉闖頗有些好感……不管怎樣,這同樣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至少在劉闖看來,司馬懿未來的成就,遠比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龐統強百倍。
希望,有這麼一頭冢虎相伴,臥龍可以獲益良多。
“不其那邊的情況如何?”
“南山書院已經初成規模,如今已聚集數百人之多,不泛當今名士。”
劉闖想了想,也頗為滿意。
“公子。”
“嗯?”
步騭猶豫一下,輕聲道:“我有一不情之請,還望公子答應。”
“子山,你隨我多年,有什麼話,不妨直說,不必吞吞吐吐。”
“我欲前往北疆,去看一看那邊的狀況。”
劉闖聞聽,不由得一怔。
他想了一想,便點頭道:“去看看也好,子方一人,畢竟勢單力孤,你過去之後,不妨多幫他一回。正好前幾日,元紹來信說,他不想繼續呆在琅琊。而今東武琅琊兩縣已連成一片,益恩大兄足以掌控,他留在那邊,也確實可惜。這樣,我讓元紹陪你一同前往北疆。另外我這裡有一封書信,你路過廣陽郡時,請繞道薊縣,找一個名叫徐邈的人,把書信交給他。”
徐邈,是鄭玄舉薦給劉闖的一個人才。
據說此人精於農事,才幹非凡……當年他曾在鄭玄門下求學,後因家事不得不返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