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設計,光明磊落;荀攸長於隨機應變,但總體上也是光明正大的用計。相比之下,曹cāo手裡面兩個寒門出身的謀士,程昱和郭嘉,卻是手段dú辣,甚至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只問後果。
兗州缺糧時,程昱曾以人ròu作為乾糧,以充作軍糧。
而郭嘉……
劉闖忍不住眯起眼睛,嘴角勾勒出一抹古怪的笑意。
“奉孝老兄,你已經把你的屠刀,祭出來了嗎?”
他相信,這條離間計必然是出自郭嘉之手,因為除了他以外,劉闖實在是想不出來,曹cāo帳下誰人想出這麼一條計謀。高明,實在是高明……這郭嘉可算得上是算透了袁紹的xìng子。
不過,你一定不會想到,我並非沒有防備。
劉闖冷笑一聲,便站起身來。
郭嘉,一個在後世被許多人可惜的謀士,甚至被許多人所喜愛。
劉闖前世也很喜愛郭嘉,不僅僅是因為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更因為郭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情。但是,這麼一個人物如果成為自己的對手,可就不是一樁令人高興的事情。就算劉闖再喜歡郭嘉,對他再抱有同情,也不可能容忍這麼一個人物,躲在暗處不停的算計自己。
若不能為我所用,便只能將之殺死。
劉闖沉吟良久,突然道:“來人,與我備好筆墨。”
他寫了一封書信,命人送去江東。
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會讓你舒服……如果孫策不得死,那麼你郭嘉又會是一個什麼狀況?
在後世,有一個說法,孫策被刺,死於郭嘉之謀。
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也沒有人能夠證實這種說法。
但劉闖卻相信,孫策之死,與郭嘉絕對脫不了干係。而這原因,正是源自郭嘉對孫策的一句評論。
“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事實上,孫策也的確是死於刺客之手。
但劉闖絕不相信,那些刺客,是什麼許貢的門客。樹倒猢猻散的道理,大家都很qīngchu。許貢死於今年,也就是建安二年。而刺客伏擊孫策,是三年後。你可以說許貢的門客非常忠誠,可劉闖卻相信,若沒有人在幕後指使,三年時間,就算再忠實的門客,也不會冒此風險。
唯一可能,是死士。
這世上並非所有人都是劉勇。
而事實上,劉勇只有一個,可那許貢。居然聚集了許多門客為他報仇。未免太過於古怪……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孫策被刺的時候,正yù和袁紹夾擊曹cāo。
這一點也讓劉闖更加相信,孫策的死,和曹cāo,和郭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獅兒不可與之爭鋒’到‘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對手變幻,似乎也說明了不少的問題。
既然你要害我。那咱們不妨過過手吧。
劉闖把書信寫好,派出信使。
門外夏侯蘭稟報:“啟稟公子,劉政求見。”
劉政得袁紹封賞,拜都昌令。
說穿了,這劉政也就是袁紹在北海國埋下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