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又因為劉闖這一句‘運籌帷幄’的評價,對劉闖頓生好感。
他和劉闖打過交道,事實上在幾個月前,兩人雖未真個交鋒,但也有過接觸。他對劉闖並不厭煩,而且在得知劉闖是名門之後,大漢皇叔之後,更生出幾分敬重。如今……這友好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這劉闖,也非那些好事人所言,是一個只知殺戮,囂張跋扈的莽夫。
此人心思細膩,頗能體諒他人感受,倒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張遼想了想,沉聲道:“袁術七路並進,看似強盛,實則如公詰所言,烏合之眾耳。”
這句話,從成廉口中說出來,呂布會認為成廉不知輕重,是個莽夫;可如果從張遼口中說出來,就不太一樣。張遼膽大心細,不會輕易做出結論。但他這麼說的話,自然有他道理。
“文遠,何以見得?”
“七路大軍,善戰者無幾人。
只需破起一路,則其餘六路兵馬,自然不敢冒進。
今盛夏將至,酷暑難耐……袁術恐怕也不敢和君侯僵持太久,到時候自然會收兵罷戰。”
呂布聞聽,眼睛一眯。
“公臺,你也這麼認為?”
陳宮搖扇一笑,看著張遼,沉聲道:“文遠,你以為當痛擊何人?”
“自當與袁術交鋒。”
陳宮想了想,輕聲道:“文遠之計雖好,卻還是有些莽撞。
相較其他六路兵馬,袁術兵力最盛……如果與之力敵,只怕君侯也傷亡不小,此兩敗俱傷之局。我以為,當打一路,拉一路。”
“打一路,拉一路?”
陳宮點點頭,扭頭道:“君侯,宮有一計,可敗袁術。”
“公臺請講。”
“請文遠坐鎮夏丘,與垓下聚阻擋袁術一路兵馬,只守不攻,拖延時間。
七路兵馬中,出袁術一路之外,當以張勳兵勢最盛,然則其麾下多為烏合之眾,兵力雖盛,卻不足為患。君侯當親率兵馬擊之,必能大獲全勝。如此一來,陳紀兵力最為薄弱,到時候心生畏懼,君侯遣人與之勸降,必願請降。如此,七路大軍兩路被破,袁術焉敢再進犯?”
劉闖坐在一旁,實有些吃驚。
他是親眼看到這頂級謀士,是如何出謀劃策。
對於歷史上袁、呂這一戰,劉闖有些印象,他知道呂布最終獲勝,但究竟是如何取勝,卻不清楚。
陳宮之計,倒是極為可行。
劉闖輕輕點頭,也不禁為之讚歎。
呂布沉吟不語,片刻後,突然一拍桌子,“公臺此計甚好,就依公臺所言。”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調兵遣將。
劉闖在一旁聽得倒是津津有味,從呂布的調兵遣將中,他也看出了不少東西,感覺收穫頗大。
待眾人散去之後,陳宮卻留下來。
“君侯,我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呂布道:“公臺但說無妨。”
“今君侯親率兵馬出擊,下邳還需有人坐鎮。”
“哦?”
“劉公子品性高廉,勇力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