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日後的諸葛亮,是不是也這麼重的好奇心。
如果是,劉闖倒是有些佩服劉備。
他在大帳裡休息片刻,便拿起書來繼續閱讀。
忽聞一陣香風襲面而來,抬頭看,就見麋繯帶著兩個婢女,捧著食盤走進大帳。
“繯繯,怎地不去休息?”
“一整天坐在車裡,休息什麼?”
“諸葛娘子的身體好些了嗎?”
“好多了,甘家姐姐陪著她說話……對了,你今天與孔明說了些什麼?我聽諸葛娘子說,他對你頗有稱讚。”
“是嗎?”
劉闖微微一笑,從麋繯手裡接過一個麥餅。
晚飯很簡單,一盆羊肉湯,上面漂浮著蔥花,看上去令人賞心悅目。
當然了,這和後世的羊肉湯還是不太一樣。至少沒有那麼多的作料可供使用,劉闖喝了兩大碗肉湯,吃了三張麥餅。頗感舒服的伸了一個懶腰。
麋繯輕聲道:“這可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聽諸葛娘子說,孔明最喜歡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你若想把他留下,倒不如在這方面多想辦法。”
稀奇古怪的想法?
劉闖靈機一動,突然想到了一件東西。
也許,會讓諸葛亮產生興趣吧。
吃了晚飯,劉闖就伏案寫寫畫畫。
他畫了一張獨輪車的草圖……印象裡,諸葛亮對這種東西似乎很擅長。他曾創造出木牛流馬,還發明瞭連弩等許多物品。木牛流馬具體是什麼樣子?在後世已經變成了一個迷題,眾說紛紜。連弩嘛……劉闖不是軍事愛好者,所以也說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可獨輪車……這種東西簡單明瞭,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的構造。其實,在東漢末年,已經出現了獨輪車的雛形,名為‘鹿車’。
在《後漢書》中,曾提及一個共挽鹿車的故事。
故事中,鮑宣的妻子,與鮑宣一起推著鹿車回鄉成親……
劉闖在朐縣,也見過鹿車。
不過觀其設計,以及製作的工藝,比之後世的獨輪車,似乎繁瑣不少。
後世的獨輪車,更像是一種簡化的鹿車,可以批次製作,工藝也會相對簡單許多……這種東西發明出來,想必不會被人視為瘋子。而作為諸葛亮,恐怕也會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改變。
劉闖畫出獨輪車的圖形後,又畫了一輛兩輪車。
不過,與這個時代普遍的兩輪車不同,他在兩個輪子之間,增加了一個螺旋槓。也就是在輪軸增添了一個螺旋形狀的紋路,可以把輪軸固定在車輪上,這樣可以避免車輪脫離車軸。
這種小東西的出現,想必不會引起太大的變動。
可是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劉闖把圖紙畫好後,便收起來,放在一個竹筒當中。
哪怕不能引起諸葛亮的興趣,也可以自己使用。這種靈感不是說來就能來,必須要隨時記錄。
從崢嶸谷到東武,路程並不算遠。
劉闖等人走的也不算太快,在第三天凌晨時分,抵達東武縣城。
許褚和步騭,已經在東武縣城外等候多時,見劉闖到達,連忙上前行禮……
“仲康,子山,一切可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