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可以壓低了聲音,但青年還是聽得真真切切。
他眉頭一蹙,剛要開口。
卻見車上少年已經跳下車,來到他跟前拱手一揖,“學生陽都諸葛亮,因得罪琅琊相蕭建,以至於叔父慘遭殺害。我帶姐弟得家臣護衛,才得以逃離陽都,卻不想在這裡遭遇蕭建爪牙。
幸得英雄拔刀相助,亮感激不盡。”
“你叫諸葛亮?”
劉闖萬萬沒想到,他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卻救下了諸葛亮。
不會這麼巧吧!
劉闖臉上雖然沒什麼表情,可心裡面卻感到無比震驚。
諸葛亮,他是那個歷史上未出茅廬,三分天下的諸葛孔明?
不對啊!
前世的劉闖,對諸葛亮這個人物頗為喜愛。
當然了,自那位高大導演根據‘三國志’編劇,由陸小生出演諸葛亮之後,他就不太喜歡了。
諸葛亮這個人,在後世褒貶不一。
三國演義將其人神話,實際上也把他從人變成了神,拉開了和普通人的距離,籠罩上一層神秘光環。可後來隨著人們開始把注意力從三國演義轉移到三國志以後,諸葛亮那‘智幾於妖’的高大形象,一下子轟然倒塌,使得許多人對諸葛亮,從喜歡,崇拜,慢慢轉為厭惡。
但劉闖依然很喜歡諸葛亮!
哪怕他喜歡的更多是源自於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也不會有礙於他對真實諸葛亮的喜歡。
依稀記得,諸葛亮這個時候,應該已身在豫章才對啊。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是在興平二年,也就是去年就跟隨他叔父去了豫章,而後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會在明年被殺害,諸葛亮則帶著家人逃難至襄陽城西二十里的臥龍崗耕讀,隱居。
所以,當眼前這少年自稱為諸葛亮的時候,劉闖嚇了一跳。
他不知該怎麼詢問才好,猶豫片刻,他用試探的口吻道:“你是不是有一個兄長,叫諸葛瑾?”
諸葛亮聞聽一怔,旋即露出狂喜之色。
“英雄認得家兄?他今在何處?
前年,家兄因與叔父發生爭執,攜母親前往曲阿……後聽說江東戰亂,家兄就與我等失去聯絡。”
諸葛瑾,在曲阿?
劉闖聞聽,忍不住暗自咒罵自己,平白錯過一位大賢。
不過又一想,就算當時諸葛瑾在曲阿,恐怕也不是他能夠招攬。
哪怕他亮出自己的身世,也未必能夠得到諸葛瑾認可……要知道,諸葛瑾同樣出身於士大夫家庭。
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乃西漢元帝時人,曾為司隸校尉,為人剛直不阿。
而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在初平三年時病故。
諸葛瑾的年紀,比諸葛亮大很多,也經歷過許多事情,沒那麼容易被招攬。所以,劉闖也只是小小失落了一下,並未有太大遺憾。聽諸葛亮話裡的意思,諸葛玄似乎被蕭建所害。
他沒有立刻回答諸葛亮的問題,而是撥轉馬頭,看著那些被飛熊衛殺得七零八落,四處奔逃的黑衣人,穩了一下心神後,沉聲道:“我與令兄,神交已久,可惜並不相識。不過我之前曾路過曲阿,時劉繇敗走,孫伯符忙於征戰,曲阿混亂不堪……令兄,恐怕已不再曲阿。”
發達了,發達了!
我竟然在這裡遇到了諸葛亮,這可是諸葛丞相啊。
劉闖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而後衝著周倉喝道:“元福,與我狠殺,休放走賊人。”
黑衣人的人數雖眾,可是面對著劉闖手下這些身經百戰,悍勇無比的飛熊衛,完全不是對手。那周倉儼然如同一個殺神,手中大鍘刀上下翻飛,身前幾若無一合之敵,只殺得黑衣人血流成河。
“敢問,英雄高姓大名?”
諸葛亮聽聞劉闖並不認得諸葛瑾,不免露出一絲黯然。
不過,他馬上又抖擻精神,看著劉闖問道。
“我……”劉闖猶豫一下,沉聲道:“某家潁川劉闖劉孟彥,乃中陵侯劉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