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三十歲獨居生活 > 第一章 今日多事

第一章 今日多事

序言——

現實裡得不到的,我們總希望在故事裡實現。

無論是誰,請相信,我們總能在正好的時光裡,以合適的方式,相遇。

“據有關部門回應,對於之前提出的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的提案,目前決定暫不調整法定結婚年齡……”

十月初,上午九點,秋日的陽光從窗子照進來,照在沙發上,照在她的背上。她一身淡藍色珊瑚薄絨睡衣,睡衣正中繡一隻大大的粉紅頑皮豹。一頭微卷的烏黑長髮披散在肩上,整個人在陽光下不停閃爍。

她盤腿坐在沙發上,手捧一隻透陰玻璃碗,裡面裝著滿滿一碗自制水果沙拉。因為沙拉醬用完了,她就用了酸奶代替。濃稠的酸奶裹滿了每一塊水果。她一邊吃一邊看著電視裡的新聞,面露不屑。

“切,哪個缺心眼的做這種提案,應該把結婚年齡提高好不好。”她往嘴裡送了一勺水果沙拉,幾滴酸奶從勺子裡漏出來,粘在她的嘴角,“現在這麼多大齡單身男女青年,還要降低法定結婚年齡,這不是製造更多的催婚爹媽嘛!真是不想讓老人家們活了!”她輕微搖著頭,話裡話外透露出對現代催婚老父母的同情。

她所在的是一座連三線城市都算不上的小城。但它幸運地被幾座一二線城市包圍,成為了東西南北轉折的必經之路,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中殘存的後經修復的古老城牆和不少頗具歷史價值的古蹟,都在向後人訴說著小城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自身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讓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聲名在外,熱鬧非凡。

因為毗鄰熱鬧的大城市,四面八方的旅人在小城中轉,也福澤了小城的旅遊業。他們在小城停留時,或直接離開,奔赴目的地;或稍作駐足,看看小城風景,品品小城文化,然後再趕往自己的下一站。

小城中的年輕人大多走進了周邊幾座大城市工作,去折騰自己的青春,去實現自己未知的夢想。留在小城裡的人則悠哉悠哉,不緊不慢地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小城好像一個沉靜的入世者,在現代的喧囂與繁華中毫無壓力與緊張,仍舊遵循自己先輩代代流傳下來的方式,靜看周邊繁華,以友善之心面對過客,在迎來送往中仍過著自己的慢節奏生活。

小城這種慢節奏的生活頗合她的性格和心意,於是在大都市唸完四年大學後,她毫不猶豫,對繁華都市沒有任何眷戀地回到了家鄉小城,過起了年輕的養老生活。什麼該放肆的青春,什麼該奮鬥的人生,她都無所謂。外面海闊天空的大千世界就留給那些意氣風發的人去折騰吧,她可沒那個勁兒。她只想做一隻安安靜靜的蝸牛,窩在自己的小天地裡看故事,想故事,編故事。

說到這裡順便介紹一下她。她叫寧心,上個月剛過完三十歲生日,不會做飯,不喜歡做家務。雖然獨立生活,但就住在父母對門當鄰居,三餐蹭飯。她不喜歡人情世故的麻煩,所以總是對人現出一副冷淡的模樣,哪怕是對自己的親戚鄰居。父母總是數落她一個三十歲的人了還不懂事。她也從來不在意父母對她情商低下的不滿,依舊我行我素,對人愛搭不理。對於自己戀愛交友、結婚成家的事情,她更是直接遮蔽。這也是父母現在對她最不滿的地方。

她自判可能是個輕微的孤獨症患者。她每天的生活極其簡單,基本宅在家裡看書寫小說,出門的理由只有每隔幾天在家附近的湖濱晨跑,或是偶爾去幫寫劇本的小劇場看排練和演出,再就是每週一次上電臺做節目。除此之外,她幾乎把自己的時間全部投在了寫作上,從大學開始,近十年的努力下來,她終於慢慢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

她一個人看著新聞自言自語,對每一條新聞都自己評論一番。把碗裡剩下的沙拉都吃完,她伸出右手看了看手腕上表,九點一刻。她關了電視,走進廚房,開啟水龍頭把碗和勺子衝乾淨,放進碗櫃裡,轉身進臥室,開始換衣服準備出門。

今天早上她不像往常一樣到對門父母家吃早飯,而是用水果沙拉簡單地應付,是因為今天她親弟弟結婚。她估計這個點大家都早已出門。為了晚上的婚宴,新郎新娘自然要早早開始去打扮,而雙方父母肯定也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作為姐姐,她自然是要為弟弟的婚禮做些什麼的,所以晚上婚宴的主持就由她擔任。

雖然是自己的弟弟,她也不想在他的婚禮上這麼出風頭,所以一開始她是言辭堅決拒絕的。但是最後架不住全家,包括弟妹的父母一起總動員,她只能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全家之所以不惜全員出動,拉幫結派也要讓她擔任今晚婚禮主持人,除了因為她口才好能主持,是個小城名人外,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全家人想透過這種方式,讓參加婚禮的所有人都關注到她,這樣說不定她就能和在場的某位未婚男青年互相對眼。即使沒有碰到對眼的人也沒關係,就當為她現場拓展下七大姑八大姨這些人脈,參加婚宴的七大姑八大姨們見過女兒的真人,以後再聊起介紹合適的物件,認識的、不認識的,也就更好說了。家裡人——以她父母為核心——就是想借著這場婚禮,變相地順便幫她相相親,開拓開拓她的人源市場。

比她小三歲的弟弟今天都要結婚了,可是已經三十歲的她還沒一點動靜,這讓家裡人,尤其是父母怎麼能不著急呢?催婚,已經成為了現代生活裡父母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被催的埋怨父母多管閒事,催婚的抱怨兒女不懂事。在這件事情上,輸贏向來很難講,就看誰熬得過誰了。勝者也並不代表就能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敗者也不一定就會不幸。真正的輸贏不在於雙方爭執出來的結果,而是結果出來很久以後,時間給出的答案。

她向來是個嫌麻煩的人,即使是在被催婚這件事情上,她從來不和父母爭什麼、吵什麼。父母讓她相親,她就去;父母讓她主持弟弟的婚禮,她拒絕不成也就答應。她懶怠和父母爭執惹他們不快,省的最後還是自己的耳朵遭殃。但她自然是不可能真的聽從父母的安排,儘快隨便找個人結婚過日子。結果就是她陽奉陰違,以各種理由打發掉各色相親物件後,一直堅持著獨身,逍遙自在地過一個人的舒服日子。

而她的父母,尤其是她的母親大人,跟她幾乎一個性子——缺什麼都不缺堅持,母女兩人一個堅持單身,另一個就堅持想方設法不讓你單身。母女兩個就這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互相鬥智鬥勇。幾年下來,對改變女兒單身狀況這件事情,父母倆並沒有取得一點進展,但是依然堅持不懈。而對寧心來說,雖然這幾年自己在守住單身作戰中佔據上風,但也耗費她不少和家人周旋的精力。

弟弟的婚禮定在下午四點半,去酒店之前,她還要去趟“和風”小劇場。她除了寫作,非常喜歡話劇。

當地有一個名叫“和風”的小劇團,這個劇團原本是個民間組織,演員都是一些當地愛好話劇的人,大家因為共同的愛好聚在一起,經常排練一些小短劇,也參加過一些民間組織的小話劇演出。劇團的創辦人,也就是現在的劇團團長,出於對話劇的熱愛,辭掉了原本的工作,在小鎮文化宮附近租用了一個場地,把它改造變成了現在的“和風”小劇場。很多兼職的演員也把原來的工作辭掉,跟著團長一起專心幹劇團。雖然劇場規模不大,但幾年發展下來,也有了不少固定觀眾,劇團在當地也越來越有名氣,經常到處參加演出,還獲得過一些業內獎項,成了當地的一項文化特色。

因為喜歡話劇,她經常到“和風”劇場看演出,一來二去,就和劇團的團長成為了朋友,經常幫劇團寫一些小劇本。而劇團只要有演出,就一定會邀請她來看。

今天晚上“和風”劇場就有一場演出,還是請她寫的劇本。今天弟弟結婚,又是週五去電臺的日子,所以她晚上沒辦法到現場看大家演出。她也不知道為什麼事情總是喜歡擠在一起出現。多事時更多事,好像人生總是逃不出這樣的定律。作為臺詞指導,她要在晚上演出前陪大家一起排練。

她家就住在小鎮中心地帶,所以不論是“和風”劇場還是廣播電視臺,她直接徒步十幾二十幾分鐘就可以到達,出行很方便。

九點半她就到了“和風”劇場。進入劇場時,大家已經在臺上開始排練了。團長注意到她進來,無聲地跟她揮手打招呼。她也揮手回應,然後找了個座位安靜地坐著看演員們排練。

最新小說: 我有一冊技能書 快穿宿主她人美心黑 求生之開局一個小樹屋 快穿之我的花式男友 青銅詔書:弒神者的文明墓 異能複製者 一覺醒來,我成了狼人 卡牌使徒:時淵法則 末日惡女,三個瘋批老公追著寵 快穿生子,綠茶女配被大佬嬌寵了 枯榮界 倒計時開始了 無限之道主 末世最後一位修仙者 快穿人生導師系統 鬼滅:被鬼殺隊驅逐後我成為惡鬼 末日:我在廢土撿垃圾 快穿虐渣:BOSS,輕點撩 重生換嫁,短命太子他長命百歲了 末世:物資無限疊加,高冷校花求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