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自己之前倒是好好調教過短影片的大資料,以便賞花怡情。
可對這背後的技術是真缺乏實操經驗啊!
不掌握核心科技,僅憑領先十來年的認知和經驗,還能不能跟大佬掰掰手腕?
恐怕挺難的吧......
楊旭有些洩氣,邊想邊隨意地刷著網頁。
“噗!”
忽然,一口茶水直接噴到了嶄新的電腦螢幕上。
“我靠,玩大了啊。”
胡亂擦了下螢幕,楊旭一目十行瀏覽起眼前的新聞報道。
《從渝州電腦城爭執事件說開去: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昨日,一則關於電腦城存在諸多消費陷阱的爭議影片,在網際網路上瘋傳,截止筆者發稿時,累計播放量已突破十萬人次。
事件的主人公......
“媽的!”
楊旭看著新聞內容,有些心疼自己。
這年月手機攝像頭解析度不太高,拍攝的人有些手抖,這截圖的人更是存心使壞似的,配在新聞稿裡的圖顯得自己跟郭宇沒什麼兩樣。
只剩下兇狠,跟帥字卻不沾邊。
“真是草了,小心老子告你們侵犯肖像權。”
經受過資訊轟炸的他,將這篇稿子一眼看穿。
前面的內容中規中矩,僅是簡單介紹了下事件經過。
可後面的內容......借力打力的意圖不要太明顯。
尤其是最後幾段,更是私貨滿滿:
“當前,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需要擴大內需,但有專家指出,要啟動內需市場,當前的內貿交易環境尚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比如價格不透明、需求雙方資訊溝通不暢、交易中間環節過多、物流成本過高等,這些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網購在很多時候恰恰可以彌補不少實體購物的缺憾。”
“據悉,目前一般商場通常需要收取銷售提成,此外,進場費、促銷費等一系列費用也阻礙了中小企業的進入。”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線上下渠道,食品、日化用品的銷售成本是售價的15%至20%,數碼產品是20%至35%,百貨、家居用品是30%至35%,奢侈品則在40%以上,而網際網路恰恰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以淘淘網為例,這些商品的銷售成本都低於10%,這就使得網購商品的定價相對來說更有吸引力,這也為網路購物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
楊旭倒是不介意被人順勢利用,但他對如此直接攻擊線下實體店持保留意見。
正如他對電腦城劉老闆所說,他的本意並不是想讓誰家的實體店開不下去,而是想找到雙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