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藥盒裡,李根準備了十根供彈管。
連續練習,熟練後,他透過這杆連珠步槍,大約可以達到每分鐘二十發左右的射速。
當前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就算不是天頂星黑科技,這個火力也足以打得一群人抱頭鼠竄。
李根拿轉輪手槍,採取那種擼動擊錘的快速開槍方法,射速其實很高。
但問題是那種轉輪手槍彈倉只容納六發,而且重新裝彈要消耗不少時間。
現在換用連珠步槍,可以連續幾十發子彈,都保持高射速。
玩多以後,李根越來越熟悉這連珠步槍。
毛病也不是沒有。
首先,不管是精確度還是射程,乃至於切實命中目標後的威力,這連珠步槍其實不如彭城造等當前最新式單打一獨子步槍。
換言之,單發子彈的威力弱了。
這跟槍械結構有關。
一方面是槓桿運動時活動的零件更多更復雜,於是也就更不穩定。
另一方面則是閉鎖強度沒有單打一獨子步槍高。
將來如果出現更大威力的子彈,需要承受更高膛壓時,這種槓桿連珠步槍就可能不適用。
不過眼下這種犧牲單發子彈威力換射速的連珠步槍,仍然領先於時代。
畢竟它的射速優勢實在太明顯。
如果不考慮槍法不準,浪費子彈,成本花銷壓力也大的話……
連珠步槍對很多人來說,不得不考慮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消耗子彈速度太快了。
如果大規模裝備,子彈的攜帶和補給、運輸,在當前時代是不小的考驗。
李根自己有銀砂破邪子彈,彈頭命中詭物時才發揮大威力,對槍械要求沒那麼苛刻。
距離太遠,他右眼無法捕捉詭物蹤影,所以作戰只能在中近距離,對槍的射程便也沒那麼高要求。
這種情況下,連續不斷的火力就更能凸顯優勢。
“這種槍的操作方式,我手再多也只能用一支……”
倒是二百把連珠步槍,除了少量自用外,其他大部分的銷路,需要李老闆考慮。
騎兵……
李根腦海中很快冒出這個念頭。
步兵在射速和射程、威力之間,或許還要抉擇。
騎兵在馬上換子彈,可比步兵要困難太多,尤其是衝鋒時。
東海省多船多水多山,少有騎兵。
北方省份多平原多馬,尤其西北馬匪猖獗,那邊是騎兵和連珠步槍發揮的主戰場。
思考到這裡,李根就想起當初仁信紙廠鄭老闆跟他提過,東海省有關中商會。
雖然不一定要再次冒充老鄉,但這無疑是合適的銷路。
練了半天槍後,李根悄然返回河口鎮。
到了自家印刷廠門外,他右眼忽然感到一陣溫熱。
轉頭看去,就見街口茶樓裡,坐著個高挑女子。
對方身著淡青巡捕制服,正是木婷。
“木小姐,你回鎮上了?”李根打了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