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善空大師離開後,下人進來:“老爺,那咱們私下裡那些生意,還繼續嗎?”
張信吩咐道:“暫時都先停一停。”
…………
省學工院。
木家四少木軒,站在靶場邊,旁觀場上步槍試射。
“砰!砰!砰!”
雖然需要手動換彈裝彈,但步槍射速頗快,遠超主流單打一獨子步槍。
當射手停止射擊後,持槍從靶場下來。
靶場邊有工程師立即迎上去。
木軒在一旁鼓掌:“厲害,從新年到現在才半年時間,就已經連樣槍都有了?”
射手本人也是工程師,這時連連搖頭:
“還差得遠,換彈容易卡,而且準頭很糟。”
他拿著步槍,從槍管下方,卸下之前緊貼著槍管的供彈管,然後跟同僚說道:
“供彈管裡子彈減少,重量變化,尤其影響瞄準。”
一旁同僚將步槍和供彈管一起接過去,同時說道:“要不然,還是搞槍托裡安置供彈管?另外據說撿到的彈殼都是側發底火。”
試射的工程師言道:“我們再仔細對一下圖紙,聽目擊者描述,我總感覺它閉鎖很特殊。”
木軒寬慰道:“我看你連續射擊了十五槍才要重新裝子彈?這已經比那種連珠步槍厲害了,我也聽目擊者描述過,那些人開不了十槍就要換供彈管了。”
工程師搖頭:“不能僅看裝彈量,換彈本身的速度,才最影響射速,而且準頭也不能太差。”
他忽然想起什麼,又向木軒打聽:“對了,前陣子聽說那些人有了更可怕的武器?”
木軒點頭:“對,射速快到完全無法理解,我想不通什麼樣的槍能有那麼快的射速,不會散架嗎,怎麼裝子彈啊?”
工程師則問道:“我聽說,射程也很遠?”
得到木軒肯定答覆後,對方呆呆望著遠處靶子。
他到靶二百米,但靶上彈著點已經散的不像話:“單發步槍也就這個程度了,連發怎麼打那麼遠還能有準頭?”
我也想知道。
木軒忍不住有翻白眼的衝動。
不是針對眼前工程師,而是針對那個什麼霍源。
作為最早該是技術革命的沿海省份之一,東海省的省學工院,比起京城太學工院在研發上也差不了太多。
太學工院,木軒也去過。
哪裡冒出來這麼逆天的發明?
“木少!”
有人叫木軒。
他回頭,就見徐博士走過來:“那位李老闆有啥新發明沒?”
木軒擺擺手:“說是有眉目了,要憋個大的出來,然後請你改良,但說過後就一直沒動靜了,可能碰上難關?”
徐博士言道:“那就不要催他了,碰上難題的感覺我再熟悉不過,這時候越催越沒成果。”
“我明白。”木軒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