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金鑾殿。
“他只是一個區區的直隸巡撫,他有什麼資格對東狄國宣戰,而且東狄國的實力何其強大,我們剛剛戰敗於東狄國的手下,如果稍微有所差池的話,整個帝國將會背上巨大的賠款,懇請皇上立刻撤換高紹義。”
在朝堂之上,康親王慷慨陳詞,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總結起來就是馬上撤換高紹義,這傢伙在點火,隨時有可能把整個大乾帝國給點燃了。
“啟奏皇上,微臣認為不妥,東狄國欺人太甚!直隸巡撫高紹義也是按照朝廷的旨意去做事,這場戰爭早晚不可避免,現在應當集全國之力支援鎮虜軍,而不是背後捅刀子。”
定親王雖然感覺到了高紹義的威脅,但是此刻戰爭馬上就來臨了,他也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如果這個時候撤換了高紹義的話,什麼樣的人能夠收拾這個爛攤子呢?
更何況派人過去肯定就是要談和了,未打先敗!
朝廷的威嚴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喪失的,如果要是再來上一次這樣的情況,恐怕整個朝廷將無顏面對天下父老。
“微臣贊同康親王所說……”
“微臣不敢苟同,微臣贊同定親王所說。”
整個朝廷上立刻分成了兩派,和以前的時候一樣,康親王代表一批守舊勢力,總想著糊弄一天是一天,只要是不打攪他們的奢侈生活,外面變成個什麼樣子都無所謂,反正賠款也是加在老百姓的身上,又不是他們這些達官貴人出。
定親王所代表的人算是朝廷的新勢力,他們改革的並不怎麼徹底,既有守舊一派的思想,又不想著大乾王朝繼續衰弱下去,高紹義的出現算是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所以這些人準備全力支援高紹義,但又不希望戰爭的規模太過於大。
每次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皇上都是一腦袋的頭大。
兩邊說的都有道理,可該如何決斷呢?
“兵部急報…兵部急報……”
就在雙方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外面的黃門小太監拿著一封兵部的奏摺過來了,這是兵部剛剛收到的訊息。
“這…這可如何是好呀,東狄國三個師團不日即將抵達海城。”
一國皇帝被嚇成這個樣子,恐怕在歷史上也是少見了。
下面的大臣臉色就變得更厲害了。
李洪堂雖然早就知道了這個訊息,但是並未向朝廷這邊透露,因為李洪堂非常清楚,如果要是透露了的話,恐怕朝廷這邊的阻力太大,到時候高紹義想做的事情別說是做了,光是朝廷這邊就夠你受的。
三個師團……
加上東狄國在海城的駐軍……
將近十萬人馬…
“萬歲,這件事情不能等下去了,必須得當機立斷才行,按照以往的規律,咱們至少要有五十萬大軍,才能夠擋住他們的十萬人馬,微臣建議立刻任命李洪堂為談判特使,商談與東狄國的停戰事宜。”
康親王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朝廷上下反對的聲音小了很多,包括定親王手下的一些人在內此刻都不敢開口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