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涼州,在呂布向東逃亡之前,張遼就已經被朝廷授予此職)跟從呂布向東奔逃。在兗州,呂布集團又吸收了陳宮等人,並在此處鏖戰曹操,戰事持久而慘烈。呂布集團曾數次戰勝曹操,一度將曹操打得僅剩1萬餘士兵。後因蝗災大起而各自罷兵。休整之後,曹操擊敗呂布。張遼又隨呂布前往徐州。

建安元年(196年),呂布奪取徐州,自領徐州牧。張遼領職為魯國的國相,時年二十八歲(古代用農曆記錄虛歲。農曆的28歲為公曆的27歲)。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的部下奉命用金子購買軍馬,但在途中,金子都被劉備軍隊抄掠走了。張遼雖然與關羽交好,但依然奉命出戰,與中郎將高順一起攻打劉備軍隊。劉備軍向曹操求援,曹操便派遣夏侯惇救援劉備。高順、張遼先是共同擊敗夏侯惇,隨後又共同擊潰劉備。

此前,曹操正在親征張繡。在高順、張遼擊潰劉備之後,曹操停止攻打張繡,轉而東征徐州。呂布親自固守下邳城,被曹軍包圍。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呂布的嫡系將領侯成、宋憲、魏續三人綁縛陳宮向曹操投降,並開啟城門使得曹操軍隊急速衝入下邳城。然後,曹操使呂布徹底破滅於下邳城中。然後,張遼率領自己的軍隊歸降曹操(同一時期,至少有5篇類似的史書記載可以共同論證,張遼的投降時間晚於呂布的下邳破亡。《資治通鑑》記載,在曹操對下邳城內的投降者們以禮相待之後,張遼率軍投降)。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而張遼的魯國國相的職務則由畢諶來接替。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爆發。袁紹首先派兵襲擊白馬。曹操依荀攸之計,親率軍隊救援白馬,張遼與關羽作為前鋒,擊破顏良軍隊。在官渡之戰的數次戰鬥中,張遼數有戰功,遷裨將軍。

同年十月,袁紹主力潰敗後,曹操另派曾經領有魯國的張遼去安定魯國諸縣。這是因為曹操的兗、豫之地在袁紹大舉攻曹之時,有非常多的郡縣投靠了袁紹。

勸降昌豨

動漫遊戲版張遼

動漫遊戲版張遼動漫遊戲版張遼

23

動漫遊戲版張遼

建安六年(201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郡,歷經數月,糧秣將盡,眾人商議都認為應該引軍而還。在“眾議還”的氛圍中,唯有張遼看出昌豨有動搖之心,於是向夏侯淵說:“這些天以來,每當我巡視圍城的軍情時,昌豨就兩眼盯著我看。而且,他計程車兵所發射的箭日益稀少,此種跡象必定是因為昌豨心懷猶豫,所以才沒有力戰。我希望能挑試一下他,並與之洽談,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投降,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張遼派遣使者向昌豨傳話:“曹公有命令,讓張遼來對你傳達。”昌豨果然走下來與張遼對話。張遼便說:“曹公神武,正在用他的美德感化四方,先歸附的可以受大賞。”於是昌豨便答應投降。張遼知其肯降,於是隻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並拜候其家人。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

曹操先遣昌豨返還東海郡。隨後,曹操便責備張遼道:“隻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所為。”張遼拜謝了曹操的關懷,又根據當時的形勢,回答道:“憑著明公威信著於四海,我張遼拿著聖旨,昌豨必然不敢害我。所以我才這麼做。”

此次事件,張遼在夏侯淵面前展現了明察秋毫,在昌豨面前展現了剛柔並濟,在曹操面前展現了料敵雄斷。

透過張遼的成功勸降,東海郡在此後保持了長達5年的平靜。此時,黃河以北的袁氏勢力依然強大。直到5年之後,曹操平定了冀州並打垮了袁氏,統治東海郡的昌豨才再次發起叛亂。

從攻袁氏

建安七年(202年),張遼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時,累有功勞,行中堅將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袁尚於鄴城,袁尚堅壁守壘,曹軍久攻不下。因此曹操採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同時令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把當地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南。

建安九年(204年),張遼再次隨曹操攻打鄴城,這次終於攻破鄴城。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招降了那些靠近太行山邊緣的諸多賊眾及黑山孫輕等。此後,再度隨曹操攻擊袁譚。

建安十年(205年),袁譚敗亡後,張遼受命安撫海濱一帶,徵破遼東軍閥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又與長廣太守何夔合兵平定了矣平的從錢等人。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上表漢獻帝,對於禁、樂進、張遼表示稱讚:“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忘了疲倦。他們單獨領兵征討,統率全軍,撫慰將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沒有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

收復東萊諸縣後的張遼引軍還鄴城,曹操親自出城迎接,邀請張遼同乘一輛車,並任命張遼為蕩寇將軍。

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平定江夏諸縣,引軍還,屯兵在臨潁縣,受封為都亭侯。

大破烏桓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要征討在柳城的袁尚、袁熙與烏桓。張遼進諫:“許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現今,天子就在許都,曹公北征甚遠,若劉表派遣劉備攻擊許都,佔據它而號令四方,明公您大勢去矣。”曹操推測劉表必不能任用劉備,於是,大軍出征。

八月,曹操帶領先鋒部隊登上白狼山,突然與敵兵遭遇。敵人的數量很多。當時,曹操軍隊的主力重兵還在後方,尚未到達前線,而曹操身邊只有少量的軍隊。曹軍將士們希望等待後續部隊,並對當前的危險局面都感到恐懼。

在“左右皆懼”的曹軍氛圍中,張遼力排眾議,反對畏敵不前,極力勸說曹操應當趁著胡虜的陣勢不整,立刻進行交戰,而不是等待後援。張遼勸戰時的語氣非常振奮。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志,又看見烏桓的軍隊尚未排好戰鬥陣形,於是,採納了張遼的建議。曹操親自將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給張遼暫用,下令由張遼指揮先鋒部隊出戰。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軍隊,並臨陣斬殺了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于蹋頓。(曹操“自以所持麾授遼”。《淮南子·主術訓》:“軍之持麾者,妄指則亂矣”,說明,“持麾”的作用在於“指”,張遼負責白狼山之戰的臨陣指揮。《魏武軍令》:“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說明,曹軍各部的進攻方向、進攻時機全由張遼決定。以上兩文相結合,說明,因為張遼“持麾”,所以,白狼山之戰的參戰將領都必須接受張遼的指揮,否則,會被依法處斬。因此,《三國志·武帝紀》關於白狼山之戰的記載,只需寫張遼,沒必要寫其他的參戰將領,也沒必要寫“等”字。)此役,雖然敵眾我寡、左右皆懼,並且,“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但是,張遼極力主張迅速進攻,終於,其疾如風,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在白狼山之戰後,張遼開始名聲卓著、脫穎而出。後世也因為白狼山之戰而對張遼多有讚譽。唐朝的昭文館大學士甚至將張遼與衛青、霍去病相提並論,於是有詩句寫在《登長城賦》:“衛青開幕,張遼闢土,校尉嫖姚,將軍捕虜。”(相關釋義:“衛青開幕”是指衛青破匈奴,“張遼闢土”是指張遼破烏桓。“嫖姚”可能是特指曾經在漠南之戰時任票姚校尉的霍去病,也可能是泛指迅捷有力。“虜”是指胡虜。)

智破謀反

建安十三年(208年),當時,荊州尚未安定,人心尚未歸附。曹操在那一年,重新組建了許多軍隊。張遼率領其中一支新組建的軍隊,屯駐於長社。軍隊臨出發之際,軍中忽有謀反者起事騷動,在夜間,驚亂起火,全軍盡受其擾。此時,張遼經過審時度勢,對左右說:“不可亂動。這一定不會是全營盡反,必然是那些製造叛變之人,想藉此騷動去惑亂眾人而已。”於是,張遼傳令軍中,只要不是謀反者就安坐勿動。而張遼則帶領親兵數十人,守立於陣中。情況逐漸穩定下來,不久,在軍中查出並擒獲了製造動亂的首領,並將其肅清殺死,徹底挫敗了軍中夜叛。

以前,軍營內的夜間謀反經常會讓人難辨敵友、逃離求生。曹操曾經遭遇過軍中夜叛,導致曹操四千人的軍隊只剩下五百人。牛輔也曾經遭遇過軍中夜叛,導致牛輔在逃離的途中被叛徒所殺。而這一次,張遼識破謀反之計並轉敗為勝的冷靜表現,成為了遏制軍中夜叛的智略典範,被《通典》評價為:“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7]。

赤壁之戰時,曹操徙趙儼為都督護軍,督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勇者得前

建安十四年(209年),江淮豪強陳蘭、梅成佔據氐(氐,可能是指六安國全部、廬江郡北部、九江郡西部)的六個縣作叛。曹操於是遣于禁、臧霸等去討伐梅成,又遣張遼督領張郃、牛蓋等去討伐陳蘭。當時,于禁的軍隊率先到達,梅成詐降於禁。于禁中計,輕率地回軍。梅成旋即復叛,帶其軍眾投奔陳蘭,二人又率眾轉入灊山自守,佔據了地利。灊山(今為安徽省潛山縣)中有天柱山,高峻約有二十餘裡,道路險狹,陳蘭等眾避於其上,山下進軍難通。張遼意欲進入天柱山追剿敵軍,諸將皆說:“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張遼卻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進)。”於是進至山下安營,起兵上山攻擊,終於斬下陳蘭、梅成首級,盡虜其眾。曹操論諸將功勞,說:“登上天柱山,踏過險峻,成功討取陳蘭、梅成,都是蕩寇將軍張遼的功勞。”於是增其邑,假節。

守衛合肥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從徵孫權,攻濡須。後來,曹軍攻破孫權江西營,擒獲孫權都督公孫陽。曹操望孫權軍,慨嘆孫權軍隊的軍容齊肅,於是撤兵。

最新小說: 絕世醫尊 把高武世界當成遊戲玩 萬古大龍尊 獵獄空間 詭道永恆:我能看見詞條 洪荒混沌天尊 從暑假開始修真 他修仙都拿命氪,你惹他幹嘛! 白狼劍神 我家老婆是女帝重生 仙遺錄 我真不是隱世高人,我只是個種地的 廢柴逆襲之風嘯九天 我的基因無限進化 雲養病弱哪吒後,病嬌戰神超粘人 風起微寒 邪尊霸寵:魔妃太囂張 系統你別亂來 星輪之逆天小道士 惡毒雌性太能裝,獸世男人瘋狂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