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東洋人擅長山地戰術的一種思維靈動。
澀谷一郎他並不擔心浙軍戰力,他知道,此時在他的對面,只有一萬五千名南軍兵士,而且大都為步兵。
而他浙軍,三個甲種旅,其中一個是騎兵旅,主力戰兵便有二萬三千人,算上其實輔助兵種,足有二萬五六千人騎。
而在他身後,李品璋待全面解決孫勇等浙軍遺留問題之後,還有可能派兵增援。
還有閩南粵軍主力,他們有五萬餘眾,對付閩軍殘部和贛軍,應該不在話下。
便是耗,也可以耗盡對手的兵力。
其實,澀谷等人狂妄自大,他們就沒有估計到,陳天華這次為解決閩省危機,同時一併解決浙、滬兩地的決心,究竟有多大?
他這次帶來的,可是促有五萬兵力,除了四萬虎賁軍,還有一萬楊善信的野狼軍,其中曾新的騎兵師就埋伏在兩側山林裡,在戰鬥打到最為關鍵時候,他們才會出擊。
陳天華今次挖了個大坑,就是想讓澀谷等人,往坑裡跳,他好填土。
此時的澀谷、福田等人,他們並不擔心打不下這條防線,擊潰宋小牛的虎賁殘部。
他們的注意力,卻都放在陳天華帶出去的親衛團,和那個混成師身上。
此時,虎賁軍後方的炮兵陣地,開始轟隆隆響起。
在浙軍進攻的陣營中,隨著炮彈轟炸,卻爆起一條條血路。
浙軍進攻的樓車前壁,能阻擋槍彈的穿透和彈片的殺傷,但重炮炸裂的氣浪,能將樓車撕裂,反過來砸傷躲在車後的軍士。
一時間,陣地前沿,浙軍死傷不計其數,而守軍這裡,同樣是遭受死神的威脅。
虎賁軍兵力佈防在這裡,的確可以讓浙軍無法兩面包抄,只能發動正面進攻。
但同樣,陳天華的隊伍在返回後,也無法前去支援虎賁軍,換言之,宋小牛是將自己放在了一個死地。
置死地求生,除了絕一死戰,他無其它法子可施。
當然,他可以退回到身後的大山上去。
但這個季節,進入山區,萬餘人馬生存是個大問題,那與送死有什麼區別?
宋小牛會這樣做嗎?
唯一的可能,就是陳天華在返回來之後,極有可能越過自身後襲擊浙軍。
所以,那怕正面戰場足夠寬,澀谷仍是命令兩個整編旅輪流進攻,而剩下來的騎兵旅,則在其身後佈防,防止陳天華歸來從身後衝擊。
澀谷一郎在指揮所裡,對眾將領的一番分析,似乎頗有見的,入木三分。
小心駛得萬年船,眾人心裡都是這樣認為的。
陳天華此去長途奔襲,必然是去襲擊突前的滬軍精銳。
說實話,澀谷一郎對陳琪美沒有絲毫好感,他見過此人,金絲眼鏡下,一張鐵青的臉龐,顯得過分孤傲和殘忍。
他是個六親不認的傢伙,而且還桀驁不馴,今後不利於李品璋的大一統。
所以,這就是澀谷故意讓浙軍推進速度遲緩,讓滬軍冒進,引誘陳天華撲上去瘋咬的原因。
在澀谷心裡,從來不認為陳琪美是盟友,滬軍是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