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忘了,粵軍有五萬主力,關鍵是李三公子現在發動政變,完全控制了浙軍,他有四萬精銳,優勢在我們這方,現在正是掙脫陳天華圍困的最佳時機,時不我待。”
蔣尊良聽罷,連連搖頭道:
“都督,英士兄,你可能不瞭解李品璋,我可是一直在浙軍,跟他在一起很長時間,太瞭解他的本性了。”
“李品璋是個私慾膨脹,不講道義野心勃勃的傢伙,在東洋人的慫恿下,他絕對不甘心蟄伏於浙省這塊地盤,至少是江浙滬,其次是江南,最終是南北一統,他窺視滬上,可是六年前就有此心了,這次,他不可能與咱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
陳琪美沉默片刻,還是決定出兵。
“這次我是衝著粵軍的誠意來的,張之群千里迢迢來滬談判,咱們簽訂了協議,軍餉百萬兩白銀,一船軍火等都已到達交付,並答應事成之後,再給軍資三百萬兩,兩船軍火,還有粵滬共贏共享,互不侵犯等八條,咱們不能言而無信,單方面撕毀條約呀。”
“可是都督…”蔣尊良還想再說些什麼,被陳琪美舉手打斷,“這事我已經決定了,不再討論,這樣,這次援粵任務,由我和耿仲明去,只帶兩萬兵馬,留下一萬交與你掌控,隨時關注到浙軍動向。”
“那好吧,都督要多加小心。”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蔣尊良也不再強調,總算是留下三成滬軍主力,到時,還有迴旋餘地。
隨後,陳琪美以滬軍都督名義,兼任滬方討閩軍司令,耿仲明為副手,率兩萬滬軍精銳,借道浙省,從溫州府出境閩地。
陳琪美開始時還是比較小心。
隨著粵軍在北邊攻勢的加強,閩軍節節敗退,不得已,陳二的贛軍不得不分兵去支援孫道仁的閩軍,對滬軍也只能是守勢,邊打邊退。
後來李品璋逐漸控制浙軍,在粵軍的邀請下,浙軍也加入戰圈之中。
這樣一來,在陳天華的援軍沒到達之前,滬軍底氣十足,對贛軍發起猛烈攻擊,在戰場上取得了明顯優勢。
極少帶兵打仗的陳琪美,自信心在不斷增強,急於求成的慾望,也在膨脹。
所以,才會有孤軍冒進的現象出現。
這時候,副司令耿仲明是明顯感到危險在逼近,他正在苦苦地勸說陳琪美。
“都督,咱們不能再向前走了,現在陳天華率增援部隊已登陸福寧府海域,應該有幾萬兵馬,咱們得小心啊。”
“況且,滬軍已領先浙軍整整一天的路程,而且這還是以騎兵的速度來計算,如果以步軍的行軍速度,就有兩三天,咱們孤軍突出,左右兩翼完全暴露在外,過於危險了。”
耿仲明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