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信他們入駐之後,又臨時築建了若干個梭堡,重點城堡進行了加固,姑蘇城比以前要更堅固,更雄偉。
為了應對來自太湖幫的攻擊,楊善信派了屠夫所在第一團和光頭佬所在的第二團,合計三千餘兵卒鎮守姑蘇城,其他一半兵力分別派駐無錫,常州等蘇南各地縣域。
兩個團三千餘士兵駐紮在要塞,及周圍的四座梭堡裡,嚴陣以待。
依據情報,楊善信知道太湖幫精銳此次前來,是為了和滬軍形成前後夾擊,他只能倚仗堅城利炮,因為兵力少了點,不便出擊,但堅守應該問題不大。
楊善信本人是老浙軍中的一員悍將,以前就一直跟在李興鴻手下,當年李在杭州運河碼頭任連隊官時,他就是排長,馬上步下功夫盡皆了得,勇力在浙軍中素有所聞。
這次駐紮蘇南,李興鴻派出一位他的謀士蕭璇,跟隨楊善信當參謀長。
蕭璇是蘇南當地人,對這帶民俗風情與環境,非常熟悉,以前是總督張人駿的幕僚,投降李興鴻之後,他還是全心全意在幫襯,助李興鴻參贊軍機,出謀劃策。
接到金陵司令部軍報,楊善信不以為然,他從來就沒把水匪放在眼裡,想當初他們把贛西陸文虎,洞庭湖雲澤幫都收拾了,還怕太湖幫?
他將偵察班放出去之後,城裡並沒有作出太多的戒備。
七月底,姑蘇城仍然同往常一樣,懶洋洋計程車兵斜靠在要塞的垛碟上,百無聊賴,而城外的田野上,三三兩兩的農夫正在田間忙碌。
由於戰時的需要,姑蘇城前方數里之內的樹木,都被砍得一乾二淨,站在梭堡瞭望臺頂部,不用望遠鏡,也可以望出去很遠。
姑蘇城很大,是蘇省除金陵城之外,最大的一座城池,城牆高十二米,寬約四米,城內各種行業均很發達,與主城相隔數百米的前方,一左一右矗立著兩座大型梭堡衛城,每個衛城可駐紮約五百名士兵。
梭堡衛城與姑蘇主城互為倚角,在防守上可謂是無懈可擊,沒有十倍的兵力,想要輕易拿下這樣防衛森嚴的要塞,基本是不可能的。
楊善信旅,其主力部隊,都是從贛西帶過來的湘鄂贛籍兵卒,他們作戰勇敢,戰鬥力強。
有三分之一的兵源,是這次江寧戰役中投降的清軍,經過整訓之後,戰力還是可以的,這些士兵大都有實戰經驗。
他們知道如何依靠堅固城牆,以及手上的輕重武器,主要是重炮,所以,兵卒們絲毫不懼,甚至都蹩足了勁,要給太湖幫一點苦頭吃。
姑蘇城裡的瞭望塔,懶洋洋的哨兵忽地站直了身子,手搭涼蓬在眼上,緊張地向遠處看去,在望遠鏡的盡頭,一片黑鴉鴉的大小戰船,正急速地往姑蘇城方向划來。
“有敵情!”哨兵高呼一聲。
旁邊的訊號兵,就連忙向地面執勤人員,打出一連串旗語。
指揮所前,人影串動,“嘟嘟…嘟嘟嘟…”
一時之間,淒厲的號角聲在姑蘇城上空,此起彼伏地迴盪起來,經久不絕。
尚在野外勞作的當地百姓,不太習慣敵襲的號角,聽到號角聲,還在那東張西望,在城牆上兵士們的呼喊聲中,他們才反應過來,急匆匆地收拾起農具,便向城內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