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總督張人駿正在與江蘇提督,江寧將軍鐵良商議江寧城,乃至整個江蘇省內軍事防禦的相關事宜。
說起來也是十分湊巧,張人駿與鐵良都是幾個月前才相繼到任,前者屬正常的官職平調,是武漢起事前一個月到任的,而後者則是起事不久被貶,從內閣陸軍大臣,降到一省之提督。
張人駿跟現在的當朝內閣總理袁宮保大人,既是盟兄弟,又是兒女親家,妥妥的袁府之心腹。
前些日子裡,袁還派人告之他,要他無論如何堅守住江蘇一年半載,等待北方反攻。
而鐵良是滿人,跟袁宮保從天津小站練兵開始,兩人就是冤家對頭,一直在爭奪北洋新軍的控制權。
在去年底的倒袁風潮中,他自然屬於積極響應者,支援載灃的罷免上諭。
可令人諷刺的是,僅僅一年光陰,鐵良被貶,袁宮保反倒是東山再起,扶搖直上,不但當上了責任內閣總理,還將他的頭號仇家、攝政王載灃踢出了紫金城。
真是風水輪流轉,鐵良也沒想到,這麼快自己就被啪啪打了臉。
張人駿和鐵良倆人,原本是尿不到一個夜壺裡,屬於不同陣營的對頭,就因為時局變遷,讓他們竟成了同盟軍。
兩人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屬於忠君保國思想濃厚,堅定維護朝廷舊制之人物。
不久前,陳琪美的滬浙聯軍攻打江寧府,兩人初次合作,則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憑藉堅固的城牆和要塞炮臺,打退了會黨軍隊的一次又一次進攻,終於使敵人望而退卻。
可這次面臨的考驗,則要比上次大出許多,因為是陳天華這個活閻王親自來了。
他率中華革命軍第一師和第二師第七旅,共計二萬人馬,外加十艘軍艦到達浙江長興。
而浙軍第一鎮師的一個旅又兩個團,一個重炮營,一個騎兵營,四艘軍艦也陸續到達長興。
長興縣城,是這次鄂浙聯軍的司令部。
“總督大人,現在叛逆頭目陳天華率水陸大軍前來,加之浙新軍的加盟,聲勢浩大,決非滬軍陳琪美之流可比,江寧城危在旦夕啊。”鐵良掛著一張苦瓜臉,對張人駿說道。
應該說,城防是提督及江寧將軍鐵良分內之事,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上海光復,江蘇突然失去了最大的進出口和貿易商埠,出海口,和軍火供應地。
先不說對江蘇經濟造成的影響,眼下重要的是軍事。
位於上海浦東的大清國最大軍工企業江南製造局,落入革命黨人手中,別的地方先不說,就現在江寧府的軍械庫內,所剩彈藥不多了,因為一個半月前的那次江寧保衛戰,就消耗了將近一半。
鐵良哭喪著臉來訴苦,雖不便明說,可張人駿不傻,他當然知道對方訴求的是什麼,那就是設法向京城裡的袁公求援,從德州北洋軍械局那邊調些彈藥過來,尤其是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