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豪士子們,看到這樣的場景,聽著琴聲,就浮想聯翩,多少算是體會到了主角要表達的東西。
這股曲調充滿飄逸和蒼涼,蕩氣迴腸,已脫當世範疇。
會場下面,不論是達官貴人,豪門公子們,都被這種新穎的表達形式所打動,看得津津有味。
普通的百姓,雖然聽不懂琴聲的寓意,但是悠揚悅耳還是能聽出來的,加之舞臺的藍布,波濤洶湧,其姬女起舞飄飄,覺得非常熱鬧。
在這時,鸞蓉的琴聲一變,進入了《尋情》樂調。
她櫻唇張啟,開口演唱。
歌聲一出,頓時吸引了萬千聽眾,尤其這曲詞,瞬間讓場內有些學問的人,被打動了。
這種曲調和詞鋒,非常新穎獨特,還有一種淡淡的哀愁,時間的滄桑,看盡紅塵,閱盡凡事的感覺。
這種曲詞,被鸞蓉的歌聲唱出來,簡直如天籟之音,好像從雲層天外飄蕩而來。
這一刻,所有計程車子人們全都呆住了,仔細聆聽,生怕聽漏了詞句。
歌聲是最容易打動人的,它能溝通心靈。
好的曲調和歌聲,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古今,總是能直投內心深處打動人。
鸞蓉本以琴和歌見長,現在發揮自己的擅長,沒有自己跳舞,算是取長補短。
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多少聽出曲詞的那種淡淡感傷,還有一種超俗的感覺。
更別提那些仕子、達官貴人,他們早已入迷了。
有的坐在畫舫二層的艙座上,甚至閉上眼,忽視舞臺的場景,而是憑著自己的腦海思維,伴隨歌聲與琴曲,無邊遨遊了。
鸞蓉反覆唱了兩遍,徹底把現場征服了。
其間,全場沒有人鼓掌,沒有人喧譁,甚至沒有人開口,都靜靜地聆聽,生怕打斷了她的歌聲。
當曲終歌散,所有人都陷入了陶醉之。
無論是聽懂曲意的,還是沒聽懂曲意的,都沉浸在自己腦海編織的虛幻場景和人生憧影裡。
每個人的地位、命運不同,夢也有大小,但這一琴曲,卻引起諸多不同等級,和身份的人產生共鳴,真可謂是俗雅共賞,席捲‘粉絲’無數。
片尾曲結束了,鸞蓉停了琴絃,靜靜地望著下方,那萬家燈火、人山人海的畫面,感慨萬千。
這個時候,彷彿輸贏對她都不重要了。
不得不說,這一首琴曲和歌詞,把這演奏的本人,率先給征服了。
“陳華之…”
鸞蓉內心念著一個人的名字,忽然間,那高大男人的身影,在她心的分量陡增不少。
“嘩嘩譁…”
在她走神的時候,臺下、及整個東湖湖畔,忽然傳出了驚人的掌聲,大力喝彩聲等等。
交織在一起,氣氛熱烈之極。
鸞蓉起身施禮謝幕,緩緩離開了舞臺,但在其身後的掌聲,仍不衰減。
“太精彩了,哈哈,僅憑實力也贏定了!”胡瑤香也賣力地拍著掌,一邊笑嘻嘻地對陳天華說道。
她來時就懷疑,他今晚是為這個鸞蓉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