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算切入到本質問題,陳天華道:
“向東先生,如果你同意加入的話,本官現在就可以向你保證,你的月薪是五百塊銀洋,一套西式小洋樓加小院,配二名衛兵,戰馬,傭人等都配套到位。”
“你招募來的西醫人才,只要是留洋回國的,月薪二百塊銀洋起步,自治區都提供住宅,戰馬等配套設施。”
哇噻,月薪在二百銀元以上,不管在哪兒,這都算是頂級高薪了,整個大清國,打著燈籠也無處尋找。
而他每月五百銀元,年薪六千大洋,這可是天文數字啊,在外面,十年也達不到這水平。
現在來看,似乎能賺到的錢遠遠超乎了他的想象,而且這位大人,似乎對人才尤其重視。
向東的眼睛亮了起來,起身抱拳作揖道:
“稟大人,從即刻起,小的願意為大人的自治區效力,開始期待能為您服務。”
陳天華點了點頭,道:“沒問題向東先生,醫院屬於軍民兩用,戰時可作為戰地醫院,平時對百姓和軍人開放,你的編制放在自治區政府,屬鄭坤先生管轄。”
“好的,小的多謝大人垂恩!”
“……”
……
新年開春以來,煤廣自治區進入了空前的建設高潮。
煤山牛頭山礦區的鐵路,開始全面鋪設鐵軌,以及各支線鐵路鋪軌工程,也一併展開。
主線以及各支線路程加起來足有七十餘里,鐵路沿線的安全保衛工作又提到日程。
陳天華所在的指揮部要求,在六月底之前通車試執行。
鐵路沿線的電話電纜工程,也在有序進行。
除了鐵路建設,煤山鎮和槐坎鎮的基本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自治區行政中心,中心醫院,中心學堂,商業街區,豐眾銀行,大型百貨商店,成片商業住宅區,人才中心等。
依據陳天華的規劃,所有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都在煤山鎮與槐坎鎮之間的區域展開。
因為這兩鎮之間四十里標準公路已建成,相當於將兩個鎮合併成一個新的特大型城鎮,經過數年建設,最終將兩個鎮連成一片。
而這些區域,均為荒山野嶺,透過開山填充平整出來的地帶,並不影響牧馬場和耕地面積。
現在,從江南各地,以及山東、河南河北的數萬民工,還有數百上千的知識青年,以及海歸高階人才到達煤廣自治區來創業。
這裡的自由民主,重視人才,多勞多得的生存環境,高薪酬吸引了海內外的各種人才。
有人說,煤廣自治區就是個獨立王國,這裡有點像西方資本主義體制的一個縮影,有點國中之國的稚型。
隨便別人怎麼議論,發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