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工組織可是個龐大的數字,沿途開山架橋,時下又沒有過多的機器,全靠人力。
建設期間暫設為一年半通車,需要民工始終保持在十萬人以上,否則影響進度。
盛宣懷和李經方他們除了籌集資金,還提供築建鐵路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和勘探合作公司。
在專業技術方面,英方也會派出一支彙集各方專家的綜合技術團隊。
在上海,中英雙方經過數輪談判,終於達成了中英雙方共同建設長牛鐵路的合作協議。
英方原則同意陳天華關於長牛鐵路建設的計劃書,包括雙方股份投入比例和資金支援。
英方關注的,是長牛鐵路所有權和經營權年限問題,盛宣懷、李經方和陳天華商議後,作了適當讓步。
長牛鐵路指揮部的指揮長,自然是落在陳天華肩上,英方派出伊恩為副指揮長,中方還是滿意的。
陳天華和伊恩之間,從長興煤山鎮,耀金礦業等事務上合作,雙方都很有默契,而且彼此欣賞與信任,這很重要。
事不宜遲,雙方合作協議敲定之後,忙忙碌碌在家待了沒幾天的陳天華,又得風塵僕僕趕往第一線。
豐眾銀行今後二年間的投資重點,就是牛頭山礦業,耀金礦業和長牛鐵路,以及他們今後的衍生企業。
所以,豐眾銀行總經理坐鎮重點投資企業,這也是在情理之中。
李淑貞懷孕差不多三個月了,作為頭胎的她生理反應很大,岳母白素靈幾乎每天都過來探望。
母親也專程從雙棲鎮趕來,這段時間就住在湖畔小島,陪伴關注著兒媳。
當然,這些事用不上陳天華來插手,他的重心還是在事業上,目前各項事業均處在爬坡階段,稍不留神就會滾落下來,粉身碎骨。
陳天華決定將長牛鐵路建設指揮部,設在煤山鎮。
因為煤山鎮是長牛鐵路的中間位置,而英方則認為重點是先建煤山鎮到長興縣城這段鐵路。
煤山鎮六個礦區,目前已全面高產,用牛車拉煤的原始方式,根本無法滿足礦區量產。
現在各礦區挖出來的煤堆積如山,日曬雨淋的每天損失不少,就算中方不合作,英方也準備自己建一條鐵路線。
陳天華同意此方案,因為煤山鎮至長興段相對難度小,也就鑿二個隧道。
而煤山鎮至牛頭山則至少六個隧道,而且都是從原始森林中穿越,工程量巨大。
為了便於協同,縮短管理半徑,牛頭山礦業總部就設在牛頭山鎮,而不是廣德縣城。
陳天華坐鎮煤山鎮,往南騎馬八十里到達長興縣,水路經大運河一個半小時可直達杭州。
三小時可到達上海。
五小時到江寧府。
在清末這個交通落後時代,這已經算是相當十分便捷了。
從煤山鎮穿越森林,加盤山路約摸有七十里路。
陳天華準備先開闢一條簡易山路出來,將來牛頭山礦井挖出來的煤,可透過煤山鎮經鐵路轉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