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李氏家族,起步於安徽,發跡卻在上海灘。
1862年,李鴻章率淮軍殺到上海灘,最終殲滅了太平軍小刀會等。
當時,李鴻章就在這條運兵道上駐軍。
所以,這條後來稱之為華山路的繁華地盤,差不多有一半,最初屬於李家地盤。
李氏家人在這裡整整七代人,生活了半個多世紀。
李鴻章雖然自己沒有在上海久住,但他在上海卻留下了影響深遠的事業。
除了天津、山東等北洋水師和陸軍的勢力範圍之外,上海卻成了他洋務運動的重鎮。
江南製造局,輪船招商局,中國通商銀行,總報總局,華盛紡織總廠等等。
這裡除了李氏宗親,還有他的肱骨幹將盛宣懷坐鎮上海。
馬車在記憶裡走著,來到一棟花園式建築前。
確切地說,它是英國鄉村莊園式結構,圍牆內稀疏可見的建築大都是平房,主樓僅為二層樓宇。
它依水而建,樓前有綠茵茵的大草坪,草坪上種著幾棵枝葉繁茂的大塔松,還有茂密的藤蘿花架,看起來幽靜宜人,風景秀麗。
圓弧形門庭上端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李公館。
據李淑貞介紹,這是經方大叔當初為英國妻子瑪麗而建的一處公館。
現在他基本上長住於此,擴建了些建築。
豪華馬車在兩扇穹形的黑鐵院門前停下,車伕下來按了門鈴,不一會兒鐵門上面的小窗開了,探出一張嚴肅冰冷的男人臉,三十來歲,仔細看了來者,然後把院門開啟。
“請進去吧!”
門後的他穿著一身得體長衫,面容冷峻,像個幽靈。
“三小姐、三姑爺請。”車伕微笑地將他們一行引入花園內。
園內種有許多丁香,有長達百餘米琉璃瓦龍牆,偌大的荷花池邊上有幾處八角亭,遙相應和。
而這二層別墅的設計和佈局古典大氣。
院子極大,寬廣的草坪上建了一個圓形羅馬雕塑的小噴泉,涓涓的水聲清靈悅耳,堆砌的假山嶙峋怪狀,周圍的花樹繁多,就像個小公園一樣。
進了別墅,屋內的擺設裝修更加考究,東方的含蓄典雅和西方的浪漫柔情極致地融合。
有點見識的人一看就明白,這個莊園主人一定是個見多識廣,思維縝密之人。
李淑貞挽著陳天華的手臂,很親熱地走進大廳邊上的會客室。
會客室非常寬敞,室內擺設也是中西結合,除了雕龍刻鳳的八仙桌椅,還有西式沙發。
沙發邊上站立著一位男子:五旬不到的年紀,身著綢緞長便袍,腳踏皮質軟底官靴,額頭鋥光瓦亮,腦後辮子梳得一絲不苟。
他面色凝重,目光犀利,園形臉輪廓清晰,中等偏上個子,卻很有氣場。
見客人進來了,他的手朝門外男僕和車伕揮閃了下,那些人恭敬地點頭彎腰,輕輕退出,把門帶上。
不用介紹,他就是李公館的男主,大名鼎鼎的李鴻章長子李經方。
李經方見一對年輕男女恭敬站在他面前,沒有吱聲,他這才注意到自己的身份和規矩。
他連忙坐回屋裡上首那張檀香木太師椅上,然後正襟危坐,準備接受晚輩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