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西湖龍井,茶湯色淡,嫩綠喜人,茶味清幽,入口潤滑,生津回甜,葉底細嫩,均勻成朵。
清淡雅香,能提神醒腦。
陳天華端起杯子,輕輕吹了口氣,抿了抿茶味,點頭道:
“家鄉的名茶,清香色淡,怎麼喝都是親切可口,晚輩很
喜歡這口味,百喝不厭。”
“哦,那好吧,看來華之也是個家國情懷濃厚之人,那我們就有話直說吧。”
陳天華頷首微笑,放下茶杯,兩眼平視對方。
“你岳父親筆信中講到,你準備在安徽廣德興辦一個煤礦?那裡也是我的家鄉,不知你有否計劃?也有幾成把握?”
先前李存智給李經方寫有封親筆信,原本是由陳天華來上海親自帶上,後來計劃作了調整。
改由孫勇攜帶信函到李府拜叩,徵得允許之後,約定時間,再由李淑貞陪著陳天華前往,這樣一來就不顯得唐突。
李經方接觸西方文化頗多,沒有儒家文化的繁瑣,喜歡直接了當的直奔主題。
這種交流方式,恰恰陳天華喜歡。
“好的大叔,晚輩將整個事件的來攏去脈,以及計劃大樣向大叔稟報。”
“好…直接說吧。”李經方抬手示意。
“事情要從二十幾天前的長興之行開始……”
陳天華逐將事情的詳細經過,以及他的突發奇想,事後計劃等都逐一講述。
他特別強調了東洋人的陰謀,包括謀殺,篡改,強搶明奪,秘密勘探牛頭山地區等事實。
李經方認真聽講,不時地提問、共同探討,見陳天華說到精妙之處,他還不是地點頭讚歎。
或許陳天華還真是時運亨通,他可能沒有料到,這位大叔李經方,對東洋島國的當權者們,懷有十分的仇恨。
李經方出任過大清國駐日公使三年,其間跟日本朝野關係密切,他十分了解這個東洋島國貪婪的狼子野心。
回國之後,他多次提醒父親李鴻章要多加防範,對方可能隨時都會發動對華戰爭。
果不其然,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由於清朝政府上下的長期腐敗,最終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北洋陸軍更是不堪一擊,潰不成軍。
清政府戰敗,被迫與日本議和。
第二年的三月初,李經方隨父李鴻章抵達日本馬關,與伊藤博文進行談判。
其間,日本右翼強硬派行刺李鴻章,企圖挑起雙方的全面戰爭,藉機吞併中國。
所幸李鴻章只是左夾骨中彈,並未傷及腦顱。
李經方清楚記得,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等採用威逼脅迫等手段,限清政府立即作諾。
最終,他代表大清國與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不盡如此,他還被朝廷委為割臺全權大使,到臺灣跟東洋人辦理相關交割手續,受盡屈辱。
弱國無外交!
這種屈辱與家國仇恨,他銘記在心。
所以,李經方一直主張,利用英法美的西方聯盟,來牽制東洋島國對中國不斷吞噬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