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這種騎馬擊鞠遊戲,起於北朝,發展於隋,盛行於唐朝,在清末就非常少見了。
多數普及的,是民間有打步球。
這步球就是蹴鞠,俗稱踢毽子。
蹴鞠,就是現代足球競技的起源、祖宗。
主要是技巧性,顛球、盤球、踢球的技術,帶有一定的競爭性和觀賞性。
但時下的蹴鞠、卻不用身體對抗,飛腿鏟人之類,不像現代足球那麼激烈、兇狠。
陳天華他們下了馬,看到面前一副熱鬧景象,如同盛世畫卷、在徐徐展開。
在斷橋附近的中心位置,已經聚集了不少商鋪和賭莊。
陳天華他們並不想購置物品,所以直接穿過了那片賣家場地,在鬥雞、賭莊停留了一下,興趣不大,直接來到了百戲區。
這裡隔了不少小區域,正在進行各類詭異誇張的表演,如“吐火”“天刀”“履索”“嗽霧扛鼎”“魚龍蔓延”“根掛腹旋”千百怪,雜技驚人。
周圍觀眾看著有人在竹竿行走,吞刀噴火,興奮異常,忍不住拍手叫好,一片喝彩聲。
李淑貞年紀不大,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擠入人群之中、看得入迷。
除了中原雜、藝人外,還有伎樂幻術,也就是魔術,更令人恐怖。
如用一把鋒利的尖刀倒立在地,表演者湊近刀尖,讓刀從眼睛刺入臉內。
或者一個人仰臥在刀鋒之,另一個人站在他的腹部吹奏樂曲。
一曲終了,下面的人竟安然無恙,讓人大吃一驚。
這都是蒙人的魔術。
陳天華陪著她東逛西看,也挺無語,但他不能攪了她的興致。
這些東西,他的興趣並算不大,他只想觀看一眼,走馬觀花的瞭解即可,沒有死盯不動的意思。
來自現代文明社會的人,那些什麼雜技、魔術、影視、科幻沒見過?
李淑貞卻看得樂不彼此,剛看過拗腰伎,表演者反身後彎,雙手雙腳支撐在地,用嘴去把地面的東西叼起來,這是柔韌功夫。
驚歎不已後,她又拉著他跑去下一個場地,看衝狹戲。
這個場面更驚險,用刀槍劍戟圍城一道道門狀,表演者赤身,飛快從槍尖刀鋒空隙穿過去,往來自如,毫髮不傷。
玩的是三分靈活,七分膽量,周圍的觀眾,自然嚇得驚叫連連,也叫透劍門戲。
如此這般的待了一個多時辰,天快黑下來了,陳天華才把李淑貞拉走。
否則,今天的大好時間,都要浪費在看雜技上了。
接下來,又到了戲臺區。
這裡正上演著許多種風格迥異的臺戲。
這種有唱有話,有情有景的表演形式,一出來便大受歡迎。
有些青樓的歌姬、名妓們受到啟發,便開始編寫戲,逐漸演變成戲劇。
眼下的大清,戲劇歌舞依舊是娛樂專案的主要內容。
這裡聚集的觀眾,以女子居多。
城內的普通婦人、貴族千金、豪門名媛等等,穿著褶襦長裙,外披名貴皮草,顏色各異,花枝招展,看著臺戲,津津有味的樣子。
“別看這些了,到前面去轉轉吧,這裡太喧鬧了。”陳天華催促道。
李淑華點頭道:“好吧,前面是貴族子弟聚集的地方,估計城內的達官貴人,貴婦小姐們能來的,大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