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經過初選進宮學規矩的日子對於秀女來說是緊張又枯燥的。這段時間,她們不僅要時刻記得保持儀態,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還要跟著教導規矩的嬤嬤學習很多規矩、禮儀,應付不認識的秀女、宮人。
沒有點本事,還真是應付不來,每日裡只學習這一項就能讓她們欲仙欲死。不經意間展露出自己的性情,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這一批秀女進宮不過五日,雅寶就從海棠口中得知了,秀女之間發生口角的事情。
“原以為今年不少阿哥要選福晉,這些秀女為了成為阿哥福晉能隱忍些來著,沒曾想還是這麼快就有人忍不住了。”
五格格過來找雅寶說話,說起這事,連連搖頭。
雅寶輕笑,“那是肯定的,這些秀女一個個在家裡哪個不是千嬌百寵的?到了宮裡能忍上五天,還只是簡單拌了幾句嘴,已經算是相當不錯剋制)的了。你想想以前,不說更遠的,就說三年前,那會兒可是秀女剛進宮兩天就因為一點小事鬧上了。”她記得當時都動手了。
五格格想想,好像“還真是。就是不知道最終幾個福晉會花落誰家了?對了,端妃娘娘給十三看了嗎?有沒有合意的?”
她在壽康宮住著,這幾天皇太後娘娘召見了好幾個蒙古格格,雖說對外說的是皇太後娘娘思鄉心切,尋幾個蒙古格格說說話,一解鄉愁,可她冷眼瞧著,倒像是皇太後想要從中挑個孫媳婦似的。
“你說,汗阿瑪會不會給十三賜個蒙古福晉?”因為雅寶的關系,五格格跟長春宮出去的十三在幾個阿哥裡算是比較熟的,說起來難免關心一二。
雅寶搖頭,“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應該不會吧?”蒙古格格,畢竟涉及到滿蒙聯姻,也不是誰想娶就能娶的。而且董額娘這幾天為了十三的事,也召見了幾個秀女,裡面好像並沒有蒙古出身的。
聽董額娘透露出來的意思,似乎更看好兵部侍郎馬爾漢的女兒兆佳氏。
兆佳氏年紀小,年齡上也跟十三最相配,現在定下來,哪怕回頭章佳貴人真的有個什麼……等個幾年再大婚,也不怕。
另一邊,康熙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不過考慮到兆佳氏到底年紀小了點,要再過幾年才能嫁進來,章佳氏那邊又是那種情況,現在胤祥身邊也沒個貼心人照顧,康熙想了想就又在秀女冊子上圈了一個年紀大一些的瓜爾佳氏給胤祥做側福晉。
定了十三的,康熙又將目光落到了這次來參加選秀的蒙古格格名單上。
雖然因為老十娶蒙古格格這事,鈕祜祿臨死前還跟他鬧的很不愉快,他也答應的心不甘,情不願,不過既然答應了,他還不至於沒品的人都去了,還毀約。
只是給老十定哪一個,他還是有些踟躕。
“萬歲爺,不好了,三爺府上出事了……”
康熙把蒙古秀女的冊子從頭到尾又從尾到頭翻了兩遍,好不容易思量出個結果,提筆正準備把人圈出來,梁九功小碎步急匆匆從外面走了進來。
“出什麼事了?”康熙蹙眉。
“三福晉跟三爺府上的田側福晉鬧起來,兩人都給摔了……三福晉跟那位田側福晉都是雙身子……”
“孩子沒事吧?”
“三福晉有點見紅,太醫過去看了,孩子已經保住了。田側福晉那邊……不怎麼好……田側福晉懷孕已經七個多月了。”正常,再過兩個月就能生了,這個時候摔一跤,實在太要命了。一個弄不好,一屍兩命都是有的。
“老三呢?”
“三爺得到訊息第一時間已經回去了。太醫院那邊太醫也過去了……”但是傳回來的訊息並不是很好。田側福晉肚子裡這個孩子很大可能保不住。
康熙點頭,心下嘆了口氣,他八歲登基,十二歲迎娶赫舍裡氏,至今已三十餘年,期間經歷的喪子喪女之痛,無法與外人言說。
原以為到了下一輩,他的兒女不需要再跟他一樣經歷這些,卻沒想到,繼太子之後,胤祉可能也要經歷這一遭?!
康熙意興闌珊的扔了秀女冊子。
翌日,宮外誠郡王府上傳來訊息,田側福晉生下一個病歪歪的阿哥。
還不及康熙高興,那孩子就在出生僅一日之後沒了。
“格格,您說田側福晉的小阿哥是不是三福晉害的?”
兩個人都摔了,結果一個只是輕微見紅,一個卻是七個多月的肚子,孩子生下來就沒了,人總是同情受傷害重的那一個,也喜歡陰謀論。這兩天私底下,不少人都在猜測這件事是不是三福晉故意的,目的就是弄掉田側福晉肚子裡的孩子更甚者讓田側福晉一屍兩命?
畢竟三福晉所出的大阿哥弘晴身子骨不怎麼好,田側福晉那肚子卻已經可以看出來是個男胎了,若是讓田側福晉安然生下來,一個健健康康的二阿哥誰知道會不會動搖大阿哥的地位?
雅寶搖頭,這個她哪裡知道?她又不是三福晉肚子裡的蛔蟲。
不過,經此一事後,不管這事是不是三福晉故意動的手,沒了孩子又傷了身子,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生的田側福晉恐怕都要恨毒了三福晉。“以後三哥府上恐怕要不得安寧了。”
雅寶把手裡這本藥草書合起來,小心翼翼放到旁邊的書架上,又從書架上取了一本嶄新一看就是新裝訂的書冊出來,磨墨開始記錄自己剛剛的看書心得。
這是雅寶新近養成的習慣,不管突發的靈感,看書心得,還是最近嘗試出來的新方子,雅寶都會記錄下來。隔一段時間整理一次,形成自己的東西。
海棠頷首,下意識的想接著雅寶的話往下說,見雅寶開始做正事,忙閉了嘴。放下手裡的針線過來接了雅寶的活計,給雅寶磨墨。
墨條是上好的藥墨,墨磨開不僅沒有墨水的臭味,還帶著淡淡的藥香,輕輕嗅上一嗅只覺得通體舒暢,“格格,這藥墨就要沒了,要不要再做點。”這是雅寶第一次嘗試的作品,因為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沒有備太多材料,最後只成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