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百里雲心誠於禮,他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感應,而百里雲的至誠這一點,遠比天賦更加重要。
孔經平正是基於這兩點,斷定百里雲絕不可能做出違禮之事,對百里雲也更加看重。
若說之前他維護百里雲,主要是因為書院的話,那現在他不問緣由,直接讓商洋離去,更多地則是因為百里雲,因為他不願讓儒家書院失去百里雲。
商洋對孔經平也十分了解,聽到此言,知道孔經平已經動怒。
若在平日,他對孔經平還有幾分敬畏,不過今日他有九宮手令,巴不得孔經平發怒動手。
所以商洋聽到孔經平的話後,佯怒道:“孔經平,你也曾是九宮之人,難道還不知道規矩?”
“今日你們不僅不交出百里雲,反而幫他擊敗孫浩,這種行為一旦傳回九宮,恐怕就是孔任也維護不了你們!”
“若你還為儒家書院著想,我勸你還是快快將百里雲交出!”
隨著商洋的話音響起,儒家書院不少人都面露不忿,惡狠狠地盯著商洋。
雖然他們這些人與百里雲接觸不多,不過不管是之前的射覆三關,還是剛剛的禮通天下,都讓他們認識到百里雲的不凡,發自內心的維護他。
當然也有不少人幸災樂禍,巴不得將百里雲交出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李奇為代表的正智堂之人。
不過由於此事事關儒家書院顏面,他們也不敢做的太過明顯,只是建議讓百里雲將事情說清楚,以免得罪九宮,給書院惹麻煩。
李奇等人的話才出口,又遭到不少人的反駁,說九宮明顯仗勢欺人,從頭到尾都沒有說出所為何事,而且儒家書院並不比九宮低人一等,沒必要湊上去找不痛快。
百里雲在上官傑和張宇的幫助下,從坑中出來後,就一直一言不發,默默地看著眾人。
眼見雙方爭吵越來越激烈,甚至連攙扶他的張宇,也被迫參與爭吵的時候,他心中不由地一痛。
只見他踉踉蹌蹌地走到孔經平身旁,朝他行禮後,又從懷中掏出一個銅牌,雙膝跪地,雙手將銅牌舉過頭頂,沉聲道:“弟子承蒙師叔垂青,得以進入書院。”
“不過弟子自知資質淺薄,難堪重任,今日自請離開書院,還請師叔俯允!”
說罷,百里雲又叩頭在地。
“百里兄,九宮之事自有師叔做主,你切不可胡言!”
一旁的上官傑聞言大驚,在勸阻的同時,也快速上前,想將百里雲拉起。
奈何百里雲執意不從,他又怕用力過度,引發百里雲的傷勢。
無奈之下,他也急忙跪下朝孔經平道:“師叔,百里雲還未進入書院,還請師叔念在他不知書院規矩,原諒他這一次!”
隨著上官傑的話音響起,不少人也紛紛跪下,替百里雲求情。
原來儒家書院自建立以來,一直秉承孔子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宗旨。
眾人進入書院後,只要不願離開書院,縱使是窮兇極惡之輩,書院也只會將其管束,導其向善,而不會將其除名。
但是若有弟子自動提出離開書院,儒家書院也不會強求。
不過一旦離開書院後,終其一生不得使用書院的功法,同時也不許將其再收入門牆。
李奇本想趁機將百里雲趕出儒家書院,此刻見眾人都為百里雲求情,剛想開口勸阻,卻被張辰傑的目光制止。
李奇見到張辰傑的目光,心中不由地有些疑惑。
這時,一旁的百里啟低聲道:“李師兄,此刻百里雲被九宮所迫,自請離開是為了不牽連書院。”
“若是我們此刻排擠百里雲,不僅會讓九宮的人看了笑話,墜了書院的名聲,也會讓其他堂的人覺得我們膽小怕事,不顧大局。”
“所以我們此刻不僅不能攻擊百里雲,還要全力支援他,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人孤立,也不怕有人事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