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箭雨下來,梁山賊人人仰馬翻,紛紛向後逃跑。後面幾個賊首模樣的人氣急敗壞,又將賊人趕回來攻城,可是還沒等摸著城牆又被射了回去,如此幾個來回。
經過這幾次交手,慕容彥達對梁山的戒備心已經降低,看著城下大笑道:“賊人氣勢衰落,正是諸位立功之時。等呼延將軍回來,一舉將這夥賊寇剿滅。哈哈!”
慕容彥達在城樓上,站得高看得遠,早見兩條長龍殺了過來。兩杆帥旗,上書“祝”“董”二字,再看那衣著打扮,知道是朝廷兵馬。
隨即慕容彥達吩咐道:“諸位將官緊守四門,馬軍第三將準備接應兩位將軍入城。”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呼延灼還沒回來,但是回來祝彪和董平,慕容彥達的底氣也足了。
卻說董平在二龍山下功虧一簣,不曾建立功勳,此時回援青州卻憋了一肚子氣。
他這一票人馬都是精銳,此時奔行百里也精神抖擻。再看祝彪人馬也是綿延不絕,人數上較之梁山人馬只多不少。
反觀梁山的嘍囉們累了半天,剛剛又被城上箭雨射的灰頭土臉的,哪裡還有勇氣廝殺,連忙撒腿就往後跑。
本來董平還想入城,這時見了梁山兵馬落敗,想要撿個便宜。“祝將軍,且隨我破敵!”
這董平藝高膽大,又心高氣傲,竟然連與他同級的祝彪也指揮起來。
那董平見梁山賊軍敗退,連忙驅兵追趕。祝彪見董平招呼,卻不著急跟進,只見董平一路追了三四里,梁山賊人連大營都不要了,只是漫山遍野的跑。
看到此時,祝彪雖然奇怪,但是見梁山慘敗,又有董平的榜樣,祝彪也催促手下出擊。
那城上的慕容彥達見祝彪和董平剛來,梁山就兵敗如山倒大喜過望,也跟著催促道:“諸軍殺出去,畢其功於一役!”
董平在前追殺了個把時辰,不僅梁山的賊人在山野間奔散的差不多了,祝彪官兵的步軍也遠遠的落在了後面。
董平讓幾個青州的將官在後面領著步軍捉拿四散的賊兵,自己卻引著一千馬軍緊緊跟在梁山的幾個頭領後面窮追不捨。
梁山的大頭領魯智深,大光頭一個,騎一匹大白馬,好認的緊。其餘楊志,臉上有胎記,李逵則是大鬍子莽漢……
又追了半個時辰,逃與追雙方都進入了一條狹窄的山道,道路兩邊林木繁密,一股股白色的霧氣瀰漫在整個山林間,一直在眼前若影若現的賊人,忽然間消失了。
董平大驚,四面一打量,發現周遭林子安靜得詭異,心知不好,連忙止住後邊的部下道:“掉轉馬頭,立刻離開此地。”
馬軍本在興高采烈的追敵,突然之下接到掉頭的命令,不免一陣慌亂,整個陣形亂哄哄的,不少人還被擠下馬來。
忙亂之際,兩邊的密林中卻響起急促的鑼聲,接著又是震天的吶喊聲,前後左右漫山遍野好似伏有千軍萬馬。官兵頓時慌成一團,想要奪路而逃,又被四面射出的厲箭射回來,幾百人擠在方寸之地動彈不得。
雖然不見賊人殺上來,但是周圍鑼聲吶喊聲卻一可也不得停息。官兵們驚恐的握著手裡兵刃,互相你推我撞,不知是誰在緊張之下不甚將手中的兵器掉在地上。
鋼刀砸在山石上的清響,震醒了不少短小的官兵,他們紛紛扔下武器,跳下馬,跪在地上哭喊道:“大王饒命,大王饒命,不管我們的事,都是慕容老賊,呼延老賊逼我們的呀。”
這樣一來其他也變得好無戰心,紛紛下馬投降。轉眼之間山道上只剩下呼延灼一人還在馬上。
董平見狀額上青筋暴起,勒馬打著旋,怒罵道:“無恥小賊,可敢出來與我一戰。”
林中爆出一陣大笑。笑聲過後,一個清朗的聲音道:“董將軍,你已進入窮途陌路,何不下馬投降,還能留的一條性命。”
董平怒道:“藏頭露尾之輩,也敢大話。如是好漢,光明正大與我決一死戰,莫要拿詭計害人。”
那聲音又笑道:“豈能不知兩軍交戰,只求勝利,無所不用其極,何來詭計之說。將軍急於求戰,落於我的計算之中,其實不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