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做了皇帝后,還不滿足,他想要成仙、想要超凡,於是他開始信奉道教。
據說有一天茅山第25代宗師劉混康,默默無言,一動不動。所有人跟他說話都跟沒聽見一樣。當他終於起身到皇帝面前後,趙佶問他怎麼了?這麼久才來?
劉宗師回答:剛才上天散步去了,本來很快就回來,可正看到南天門外放榜,榜上是明年中舉的貴人名單。於是多看了一會,所以來遲了。
趙佶問:“名單你記住了嗎?”
“記住了”
“好!寫下來,藏進這隻小盒裡,明年放榜見分曉!”
第二年春榜發放,金殿唱名,前兩位是蔡薿、柯棐。開啟劉宗師的小盒,發現裡邊有張紙,上邊寫著“二草二木”。
於是,劉混康加號葆真觀妙沖和先生。劉宗師地位確立,道教的靈驗無可置疑。
宋徽宗下旨:令道士序位在僧侶之上、女冠序位在女尼之上。並給一姓於的、一姓虞的兩位女冠加仙女尊號。
同時,趙佶要求天下人盡一切努力挖掘道教典藏,誰能上繳孤本,珍品道教典籍,立即升官發財!典籍由官方指定人分門別類、加以整理,最後合成一部《萬壽道藏》。
接著還是要學習。宋朝州學、太學等各級學府從此多加了門科目,大經或小經。學子們任選一經,仔細鑽研!大經指《黃帝內經》《道德經》。小經指《莊子》《列子》。
正是官家崇尚道教,也才有了公孫勝的不拘細節。
茶樓裡有人聽不明白這個故事,忙問道:“公孫道長講的這個故事,與我等有甚事?”
還有人看著公孫勝起鬨道:“道長真有本事,莫不就是故事中的星宿?”
有那些自認心思靈巧的,心想怕是這道長在蓄積名望,要走終南捷徑。
公孫勝微微一笑,說道:“那伏魔大殿中本是押著百十個天上的星宿,說是機緣巧合又是上天註定,降落人間,說不得在場真有人便是那伏魔大殿中的星宿之一。”
王倫在旁聽了,心道怎地如今公孫勝便在宣講星宿之事。於是站起身來,向著公孫勝一禮,“道長說得久了,且來喝一杯茶水!”
公孫勝在臺上早把茶樓中的一群人看遍了,卻只看出王倫這三人不是尋常。王倫相邀,正中下懷。
“如此便叨擾了!”
馬靈也是道士出身,對公孫勝天然親近,給他讓了座位,倒了一杯茶水。
公孫勝對著王倫三人一禮,笑道:“是口渴了,不過這茶卻不如酒水,貧道取些酒水來吃。”
旁邊的廣惠哈哈一笑,說道:“道長真會開玩笑!這裡是茶館,哪裡來的……”
廣惠的話說到一半,便說不下去了。瞪圓了眼睛,嘴巴張得老大。
就在廣惠開口質疑的時候,公孫勝手在空中一揮,憑空出現一個陶碗來。又是一揮,這碗裡有出現了滿滿的一碗酒。
廣惠瞪大了眼睛,也沒有發現這酒和碗是從哪裡來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使勁的揉了揉,再睜開那一碗酒還在那裡。
“乖乖……不得了!”
旁邊的馬靈也不例外,震驚不已,不可思議的看著公孫勝,驚為天人。
王倫大約知道這是戲法一類,定是公孫勝事先藏好的,只是手法快罷了。他三人精神被他話語吸引,卻被他別不知不覺變出酒來。
公孫勝微微一笑,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將酒送到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