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旭想了想,然後點點頭道:“沒錯,那個時期的歌手們,現在看起來確實是最適合的!”
作為在當時剛剛結束朴正熙暴君統治時期,同時也算是韓國最混亂的一個時期出道的歌手,所承受的壓力和危險,絕對是現在的後輩歌手們所無法想象的。
那個時候的歌手,除了娛樂圈的“勾心鬥角”,還有防止娛樂圈外的腥風血雨。
所以,那個時期的歌手,從本質而言抗壓性非常強,所以《我是歌手》這個節目的淘汰制,對於那個時期的歌手們而言,根本就是小兒科,完全不會被那個時期的歌手們放在眼裡。
因此,現在當紅的偶像組合歌手們最擔心的問題,放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歌手們那邊,完全就被直接無視,這就是最大的差別。
看著正在思考的韓英旭,金昱範笑了笑,繼續說道:“同樣,邀請80年代和90年代時期的前輩歌手們,比起邀請現在當紅的偶像組合而言,還有著很多很多的好處。”
“首先,不管這些前輩歌手們當初多麼的風光,獲得了多高的榮譽以及成績和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是年輕歌手們的天下,歌壇的主流軍還是現在20代,甚至是10代的天下!”
“在這個情況下,那些取得了輝煌,甚至得到各種不同絕對榮譽稱呼和地位的歌手們,人氣和影響力都徹底沒落了。在人氣和影響力作為條件的情況下,那麼邀請這些前輩歌手們的代價,肯定要比邀請現在年輕一輩的歌手們少的多。”
不等韓英旭說什麼,金昱範第一時間補充著:“比如說邀請有著搖滾之父的金慶皓前輩,跟邀請目前JYJ組合成員的金俊秀或金在中,那麼韓部長,你認為那邊比較容易邀請,付出的代價也會小些?”
韓英旭張了張嘴,但半天卻說不出一句話,最後只能夠搖頭苦笑。
這不是明擺的事嗎,金慶皓就算是韓國公認的搖滾之父,但那又怎麼樣,跟現在的JYJ金俊秀或金在中相比起來,人氣和影響力真的相差太懸殊了。別看金慶皓有著韓國搖滾之父這麼高的榮譽,但相對而言,毫無疑問邀請金慶皓更輕鬆,更有把握些。
“同樣,前輩歌手們當初都是很酷的,那個時期想要在歌壇生存下來,就必須要有著絕對的傲氣和對自己絕對的信心,堅信自己是最強最棒的。說白了,那個時期的歌手們,都有著不服輸的精神。現在你表示有一個節目,可以邀請一群有著優秀唱功的歌手同時打擂臺,而且還有淘汰制,你願不願意來嗎……”
這一次,韓英旭明白了金昱範的意思,所以也不等金昱範開口,韓英旭就笑著道:“不管對《我是歌手》這個節目有沒有想法,但因為不服輸的性格,估計絕對不會說自己不願意來。因為在那些人眼中,說不願意來,那麼就等於是害怕了其他參加《我是歌手》的歌手,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自認不如對方,這是那些傲氣十足的歌手們絕對不允許的,一個寧願自殺也絕對不願意低頭服輸。”
金昱範笑著點了點頭,這是很明白的事實。實際上原本《我是歌手》這個節目,就是考慮到80年代和90年代出道的歌手們這種性格,針對這些歌手們的心理特意發出了邀請,然後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
瞧瞧韓國《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成員:金建模、尹道賢、任宰範、金範秀等歌手,這些歌手不說現在的人氣怎麼樣,但在唱功方面,絕對是韓國最頂級的歌手,而且各自都有著太多的榮譽和成就了,在韓國歌壇的地位非常的高。
說實話,如果《我是歌手》節目組不是花了一點心思,針對這個時期這些歌手們的性格和心態,用著語言智慧的方式發出邀請,還真的沒有辦法邀請到這些牛人。
畢竟,這些牛人算起來,也算是韓國歌壇傳說,至少也是半傳說級別的BOSS了,就算是什麼金唱片或首爾歌謠大賞之類的音樂頒獎典禮,估計也很難同時邀請到這些傳說,更別說是一個節目了。
不可否認,《我是歌手》是因為節目是歌唱比賽的特殊性,這些牛人才紛紛選擇了參加,但至少也證明《我是歌手》節目組的計劃是正確的,最起碼再牛逼的《Running Man》和《無限挑戰》,絕對是沒辦法做到同時邀請到這些韓國歌壇的傳說。
好吧,《無限挑戰》舉辦了一次特殊的週六週六歌手,也來了很多老資格的歌手。但《無限挑戰》週六週六歌手特輯,跟《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歌手們相比起來,確實有著很大的距離,在歌壇的地位、成績以及榮譽,甚至對韓國歌壇的發展和影響各方面,《我是歌手》第一季的那些大BOSS們,才是真的牛逼,才是真正的傳說。
實際上,《我是歌手》第一季開播的時候,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關注度,然後節目組的收視率不斷的飆升,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最終吸引到了很多年輕的當紅團隊組合藝人,甚至是年輕的歌手們來參加《我是歌手》這個節目。
不過,金昱範更相信在一開始,《我是歌手》節目組肯定也是對年輕的歌手或當紅偶像組合的成員們發出邀請,畢竟這些人更有人氣和影響力,可以帶動《我是歌手》的關注度和收視率。
但毫無疑問,《我是歌手》還是被這些人所拒絕了,只能夠邀請那些傳說中的歌手們出場,雖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如果可以的話,《我是歌手》節目組估計更願意邀請年輕的偶像組合成員,或者是年輕有唱功的solo歌手。
至少可以讓節目的收視率更高,影響力更大,這對《我是歌手》節目本身而言,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原版《我是歌手》,因為邀請不到當紅的偶像團隊組合成員,只能夠改變主意邀請傳說中的歌手,雖然這些傳說確實牛逼,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是歌手》節目的收視率節節上升,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但時間久了,這種開局模式對《我是歌手》這個節目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最後漸漸變成了致命,從而徹底毀掉《我是歌手》這個節目。
原因很簡單,80年代或90年代出道的前輩歌手們,雖然人氣和影響力少了很多,也小了很多,但自身的舞臺掌控力,表演經驗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的唱功確實非常牛逼。
換個模式來說的,《我是歌手》一開始的歌手們的唱功實力是S級別的,但邀請過也不好繼續邀請,只能夠重新選擇新的歌手,但牛逼的歌手雖然不少,但數量也有限,要不就是參加過《我是歌手》,之後自然不會再參加,要不就是真的牛逼,但確實對《我是歌手》不感興趣的牛逼歌手。
到了最後,《我是歌手》節目組實在是找不到什麼S級別的歌手了,只能夠退求其次,邀請那些差一點的歌手們,於是《我是歌手》就進入了惡性迴圈,越是到最後邀請的歌手,在唱功的實力就越是退步了。
原本就習慣了《我是歌手》高大上的音樂大餐,但漸漸的從S級別的大餐,慢慢變成了A級別,甚至到B級別。試問,觀眾們又怎麼會接受《我是歌手》這個變化了。
按照《我是歌手》觀眾和粉絲們的說法,早就習慣了在《我是歌手》這個節目吃韓定食,你現在竟然讓我去吃路邊攤,開什麼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