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知縣衙門去找知縣講理去,問問他為什麼鎖我們和尚?智清、智靜,你兩個人隨後到衙門來找我,今天少時我就要化緣,明天動工修萬緣橋。
"智清、智靜點頭,竟自去了。和尚一直來到石杭縣,邁步竟往衙門裡走。
值日班頭一瞧,是個窮和尚,官人立刻攔住,說:"和尚上哪去?"和尚說:"我到裡面倒口茶喝。
"官人說:"你睜眼瞧瞧,這是賣茶的鋪子麼?"和尚說:"不賣茶。
我到裡頭吃頓飯,買一壺酒喝。"這個官人說:"你這和尚,真是胡鬧,這也不賣酒飯。
"和尚說:"那麼賣什麼?"官人說:"什麼也不賣,這是衙門。"和尚說:"衙門是做什麼的?
"官人說:"衙門是打官司的。"和尚道:"我就打官司吧!"官人說:"你打官司告誰呀?
"和尚說:"我告你罷。"官人說:"你這和尚是瘋子,你憑什麼告我?
我把你惹你了?"和尚說:"我不告你,沒人可告,咱們兩個人打一場官司罷。
"官人說:"這都是沒有的事。"和尚說:"怎麼沒有?這就是真的麼!
"正在吵嚷之際,只見裡面一聲咳嗽,說:"外面什麼人在此喧譁?"眾人一看,說:"老管家出來了。
"只見由裡面出來一位老者,年過花甲,頭戴四楞巾,身穿皂緞色鋼氅,白襪雲鞋。
官人一看,說;"老管家,你看這個窮和尚無故前來攪鬧。"老管家抬頭一看,說:"原來是聖僧。
"趕緊跪倒給和尚磕頭。官人一瞧愣了,心裡說:"這個和尚必有點來歷,我們案門稿都給他磕頭,也不知和尚是誰?
"書中交代:這位老管家名叫徐忠,這石杭縣的大老爺,原本姓徐,雙名致平。
前者探囊取物趙斌,夜探秦相府閣天樓,盜五雷八卦天師符,巧遇尹土雄,就搭救徐致平主僕的性命,見過濟公。
徐致平連登科甲,榜下即用知縣,就升在這石杭縣做知縣,故此今天老管家認識濟公,趕緊行禮,說:"聖僧,你老人家從哪裡來?
我家老爺時常想念聖僧,為何不叫他等通稟?"和尚說;"叫他等通稟?
這位頭兒跟我要門包,我就剩三兩銀子,都給他了,他不答應,跟我要十兩銀子,不然他不肯回,叫我走。
故此我跟他吵嚷起來,你出來了。"徐忠一聽,說:"你們真乃膽大,竟敢跟聖僧要銀子?
還不把銀子拿出來!你們素日間,想必做了多弊了。"官人說:"老管家,你別聽大師父的話,我實不要門包。
"和尚說:"你分明在懷裡揣著呢,我的三兩銀子是四件,你說沒有,你把帶子解下抖抖。
"徐忠說:"對,你身上有銀子沒有?"這個官人方才給人家託了一件人情,剛分了三兩銀子,在懷裡揣著。
這一來,鬧的張口結舌,說:"老管家,我腰裡有三兩銀子,可是我自己的。
"徐忠說:"你滿嘴胡說,還不給聖僧?要不給,我給你回稟老爺,革去你的差事。
"官人嚇的無法,委委屈屈把銀子拿出來,說:"大師父,給你罷。"和尚哈哈一笑說:"我不要,我這是管教管教你。
誰叫你多管閒事?你要攔阻我,叫你認識認識,我和尚乃是靈隱寺濟顛僧是也。
我再來,你就別攔我了。"官人說:"是。"大眾一聽,是濟額活佛來了,眾人就吵嚷動了。
和尚同徐忠來到裡面,徐致平一見,趕緊行禮,說:"聖僧久違,今天是從哪裡來?
"和尚說:"我今天來見你一件事。"徐致平說:"聖僧什麼事?"和尚說:"海潮寺的和尚跟我有點瓜葛,求老爺把他放了,我給你化緣修萬緣橋。
"徐致平說:"是,弟子實不知海潮寺的和尚跟聖憎有瓜葛,我要知道,天服也不敢鎖拿他們,既是聖僧要給化緣修萬緣橋,弟子倒有個主意。
"和尚說;"你有甚主意?"徐致平這才如此如此說畢,和尚一聽,哈哈大笑。
不知致平說出何等語詞,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