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文通一說梁官屯這件事,段山峰立刻酒往上一撞。自己一想:"這件事沒人知道,聽說劉喜把笑話劉三告下來,也沒把劉三怎麼樣辦,我這事承認不得。
"想笑說:"劉賢弟,我梁官屯做什麼?"劉文通說:"要得人不知,除非已莫為,你在梁官屯殺死劉喜之妻。
你打算我不知道?"段山峰說:"你滿嘴胡說,知道你便怎麼樣?"劉文通說:"現在有人要拿你,我給你送信,盡其朋友之道。
"段山峰說:"除非你勾人拿我。"和尚那邊說:"對,要打起來。"和尚"叭嚓"把酒盅摔了。
立時樓下王雄、李豹眾官兵喊嚷:"拿!"王雄、李豹剛一上樓,和尚用定神法給定住。
段山峰一瞧不好,一腳把桌子踢翻了,扳下桌腿照劉文通就打,劉文通甩了大氅,拉出單鞭就交了手。
夥計嚇的一跑,忘了樓梯,滾下去了。和尚直嚷:"了不得了。"頂起八仙桌亂跑,段山峰拿桌腿一打劉文通,和尚須著八仙桌一截,就打在八仙桌上,劉文通拿鞭打段山峰,和尚不管。
段山峰一聽四面聲音,喊喚:"拿段山峰,別叫他跑了!"段山峰一想:"三十六著,走為上策。
"擰身由樓窗往外一躥,劉文通不會飛簷走壁,說:"要跑了!"和尚說:"跑不了。
"段山峰剛躥下樓去,和尚也往下一躥,正砸在段山峰縣上,把段山峰砸倒,官兵圍上就把段山峰鎖上。
和尚說:"你摔了我的腰,碰了我的腿。"說著話,和尚竟自去了。段山峰心中暗恨和尚,要不是和尚就走脫了,這也無法。
王雄、李豹也能動了,同劉文通下了樓,帶著段山峰夠奔衙門。來到蕭山縣,老爺立刻升堂,王雄、李豹一回話;"把段山峰拿到。
"老爺問:"怎麼拿的?"王雄也不隱瞞,回說如何請劉文通幫拿,如何通有一個窮和尚幫著,照實說一回,老書又風"窮和尚怎麼樣?
"王雄一說,老爺心中明白,立刻把段山峰帶上來。老爺說:"段山峰,梁官屯劉喜之妻楊氏,你為什麼殺的?
"段山峰說:"小人不知道。"老爺勃然大怒,說:"大概抄手問事,萬不肯應,看夾根伺候!
"立時把夾根拿過來,三棍棒為五刑之祖,往大堂一扔,段山峰一看,說;"老爺不必動刑,我招就是了。
劉喜之妻,因奸不允,故被我殺的,求老爺思典。"老爺點了點頭,叫人先把段山峰釘鐐入獄。
又把劉文通叫上,看了一看,吩咐李豹、王雄拿一百銀子,賞給劉文通。
劉文通不要,王雄說:"兄長別不要,老爺賞的。"劉文通說:"這麼辦罷,給官兵眾人分二十兩銀子,他們辛苦一趟,給衙門夥計大眾分二十兩,你們哥倆個每人分二十兩,剩二十兩給段山峰獄裡託置託置,別叫他受罪,盡其我交友之道。
"王雄說:"就是罷。"正說著話,老爺傳王雄、李豹二人上去,老爺說:"你二人趕緊把那幫忙的窮和尚給我找來,我賞你們每人十兩銀子,找不來我重責你二人每人四十大板。
"王雄、李豹下來,一想:"哪找去?"趕緊派夥計出去找窮和尚。少時夥計給領了三四個窮和尚來,都是化小緣的,也有拿著木魚的,也有拿著鼓的。
王雄一瞧說:"不對,都放了罷。"這才同李豹出來,兩個人出來尋找和尚。
書中交代,和尚哪去了?原來和尚幫著拿了段山峰,正往前走,只見眼前一乘花轎抬著往西走。
和尚一看,按靈光連擊三掌,和尚口唸"阿彌陀佛",說:"這個事,我和尚焉有不管之理?
"書中節目,叫巧斷垂金扇。和尚正走,見眼前有一位文生公子,懷抱著一個嬰兒,看這位文生公子瞼上帶著憂愁之像,頭上的文生巾燒下窟窿一個,繡帶剩了半根,身上文生氅斜釘著七條,看那個樣子,步步必搖,似乎胸藏二酉,學富五車。
書中交代,此人姓李名李文龍,原本是蕭山縣的神童,十四歲進的學,家中很有豪富,父母早喪,娶妻鄭氏,也是宦門之女,也因父母雙亡,舅母家給聘的,自幼在家中曾讀過書,頗識文字,賢惠無比。
自過門以後,李文龍只知道唸書,不懂得營運,坐吃山空,家業蕭條,一年不如一年,直過的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足之地,日無隔宿之糧,鄭氏並無半點的埋怨。
實在無法,李文龍出去賣字,多少進兩個錢,夫妻買點米,日食稀粥,就黃薤為食,苦難盡述。
生了一個孩兒,今年三歲。方會叨叨學語,也不能吃飯。這天李文龍出去了半天,也沒賣出一文錢來,家中米無一粒,柴無一束,等錢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