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開始說整個經過,說向偉人那些人怎麼怎麼偷錢偷東西惹事……張怕說:“簡短一些,就說事情。”
小四嗯了一聲,儘量節省著說,等說到把人打傷的時候……更節省了,兩句話帶過去。張怕再次打斷:“打架這塊說詳細點。”
儘管是自動認錯,可在敘述事情經過的時候,下意識地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說,張怕也不細究,等小四說完,問另四個孩子:“有什麼要補充的沒?”
另四個孩子一一回話,適當補充一些細節。
等孩子們說完,張怕問:“你們是想認錯是吧?”
小四說是。
張怕笑道:“這件事情錯在你們應該把事情告訴我,而不是私下解決,至於打架麼,打都打了,遇到不聽話的孩子是應該打。”
五個孩子沒接話,不知道張怕是什麼意思,又錯又對的,是在說我們做的對?
張怕說:“回去吧。”
啊?孩子們有點意外。
張怕從兜裡拿出二百塊錢:“打車回去,剩下錢買點吃的。”
“你不處罰我?”小四問。
“處罰?要不你們跑回去?”張怕問道。
“不要,老大,我們走了。”五個孩子趕忙鞠躬離開。
張怕笑著看他們跑遠,走回片場說開工。
他不生孩子們的氣,哪怕方式不對,但起碼知道保護家、保護家裡的夥伴。
知道什麼重要,才是孩子們應該學習的內容。
生活、成長,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一直往前走。什麼都要學習,比如如何做人。
稍晚些時候,石三打來電話:“如果說,我是說如果。”
張怕說:“別如果了,直接說事兒。”
石三笑了下:“我,找你幫我,幫不幫?”
張怕說:“要看什麼事。”
石三說:“咱倆也算認識一段時間,處的還不錯,就憑這段日子的相處,我找你幫忙,不管什麼事,你幫不幫?”
張怕笑道:“你激我。”
石三說:“你沒回答問題。”
張怕笑笑:“幫。”
石三說:“那好,跟我走一趟,去外地,行麼?”
張怕說:“不會是現在吧?你知道我有多忙。”
石三說:“就是現在,如果可以的話,連夜出發。”
張怕嘆口氣:“說吧,是怎麼回事。”
石三說:“我沒有時間,可以火車上說。”
張怕問:“要幾天時間?”
石三說:“如果快的話,後天能回來。”
張怕再問:“如果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