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沒有趕他們走。
家樓下站著很多親戚朋友,在張怕一露頭的時候,有人大喊放鞭炮。張怕趕忙讓胖子去制止。不制止不行啊,萬一驚壞了馬……誰能負責?
孃家人有點迷糊,咋不放鞭呢?
張怕先一步下馬,讓胖子把馬牽到老遠的地方,然後才放鞭炮。
張老師結婚絕對是開了先河,劉家父母不在意儀式,張家爸媽同樣不理會,按說找個婚慶公司能好一些,張怕和劉小美一商議,拉到吧。
不但是沒有婚慶公司,也沒有樂隊和主持人。
張大編劇自己建立了一套屬於他的結婚儀式和婚禮流程。
下馬後,在鞭炮聲中,張老師抬步上樓。
電影裡總有女方親戚藏在門後要紅包,不給紅包就不開門;劉小美家沒有。
在張怕出現在門前的時候,大門提前開啟,劉爸劉媽站在門裡面。
一見面,張怕馬上鞠躬:“爸,媽。”
看見沒,連改口儀式都省了。
不過劉爸劉媽還是給了改口費,因為張怕稱呼的突然,劉爸趕緊回房裡找紅包,然後才出來。等給過紅包以後,劉爸笑道:“在大門口改口,還是第一次遇到。”
張怕很謙虛:“我也是第一次遇到。”
進門後,應該有錄影的有拍照的,以後要刻成光碟留念。
張怕把這個流程也精簡了。
婚禮上,最忙的是照相的,指揮著新人做這個做那個,要全程錄影,要擺架勢拍照,還要吃生餃子,床上放著早生貴子那些東西,後面坐著穿婚紗的新娘。
張怕一切精簡,把劇組攝像師請過來,讓他們隨意拍,但不要說話,更不要打斷婚禮流程……假如這個婚禮還有流程的話。
張怕想的是,這是他們倆的婚禮,只能他們倆做主,別人參與即可。
進門後,劉小美外罩紅襖、內穿紅裙,臉上是淡紅胭脂,好像一朵世上最喜慶的花兒開放在哪裡。
張怕抱拳作揖:“娘子,我來接你了。”
劉小美就笑:“我現在覺得,還是彩排一下比較好。”
張怕笑著說晚了。
客廳中間是一張紅色圓木桌,上面擺著一個瓷瓶倆瓷杯。
張怕和劉小美對面而坐,張怕問:“這是你想出來的啊。”
劉小美說:“大喜的日子,第一杯酒必須要咱倆喝,不能被別人搶了先。”
張怕說有道理,給劉小美倒酒。
接下來,張怕先敬酒,說聲娘子,舉杯一碰:“第一杯酒,慶祝咱倆終於在一起了。”
劉小美說:“能不能嚴肅點兒,咱倆結婚呢。”
一旁的親戚觀眾都看傻了,把婚禮當兒戲的,估計普天下也就這一對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