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年的確算不上好年頭,從上打下,從裡到外,好像都在亂鬥。在遼東張恪和孫承宗較勁,在朝中魏忠賢和東林黨拉開了架勢。
不過這些都比不了建奴,野豬皮突然去世,他屬意的汗王人選多爾袞還是奶娃娃,根本沒法爭奪汗位,只能眼睜睜看著幾個哥哥廝。
代善和皇來開了架勢,幾乎就要拼個你死我活。尤其是有流言說皇篡改老汗王遺詔,搶奪汗位。一下把皇推到了懸崖邊,外面的代善,瀋陽的八旗貴胄,全都起來反對他。
雖然皇握著兵力優勢,可是也不敢隨便動彈。
蠻夷從來都是拳頭大就有理,根本沒有形成完備的繼承製,按照道理,建奴一場殘酷的內戰不可避免。就連張恪也是這麼琢磨的,安排了大量的人手,散佈謠言,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
可是張恪到底小看了皇,要知道這位發揚老奴事業,把建奴從野蠻政權帶上了帝國的軌道,並且奠定逐鹿中原的基礎,論起才略眼光,還在老奴之上。
皇和範程等人商量之後,立刻確定了策略,他先穩住代善,說是汗位好商量。代善只有兩旗兵力,並不敢輕易動手,陷入了猶豫之中。
就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範程連夜前往鳳凰城,找到了阿敏,給他帶去了皇的親筆信,並且許諾阿敏統帥兩藍旗,和皇一起南面而坐,同受朝賀。除此之外,皇還有一項許諾,就是准許阿敏攻擊朝鮮,不論搶奪多少財富人口,全都算是阿敏私人所有。
阿敏只是野豬皮的侄,能得到如此好處,已經超出預料。
他立刻帶領部下前往瀋陽。力挺皇。
兩大貝勒聯手,對代善形成了壓倒性優勢,皇登頂已經勢不可擋。
此時也顯示出皇的高超手腕,他並沒有聽從部下建議。討伐代善,將兩紅旗搶過來。
他參照對阿敏的優待,派人帶領大量禮物,去勸說代善。
果然代善低頭,在失去老汗王之後。建奴躲過了最致命的內訌危機。
皇將脆弱的帝國重新拉回,不過威脅對他並沒有消除。明軍已經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他的已經成了,正在磨刀霍霍,準備光復遼東。
戰!
唯有打敗大明,才能擺脫眼前的局面,才能爭取活。
上天再一次眷顧了他,孫承宗苦心打造的防線原來是十足的豆腐渣工程,一觸即潰。
“殺,兵貴神速。必須搶下廣寧,殺過大淩河!”
皇終於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機,不能給張恪任何反應時間,一舉搗毀遼東所有防線。最好把大明逼到談判桌上來,只要答應議和,他的帝國就有活了……
面對著龐大的明朝,皇並沒有天真到卻而代之,他想最多的是如何自保。
“啟稟陛下,大貝勒已經攻下盤山驛,不過。不過……”
“不過什麼?”皇沉著臉,大聲問道。
“不過遭到明軍猛攻,足有數千騎兵,和前鋒衝在一起。勇士死傷很多。”
“有多少人?”皇依舊面無表情地問道。
“有,有兩千以上。”
手下人說完,恨不得把頭塞到褲襠裡。
建奴以騎射自詡,結果騎兵敗給了明朝,把臉都打腫了。不過皇聽在耳朵裡,並沒有多少憤怒。相反還若有所思。
自從張恪崛起以來,皇除了琢磨野豬皮的心思,就是研究這個對手。可以說他對張恪的心思還在海蘭珠之上,雖然有點噁心,事實如此,甚至到了朝思暮想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