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郭濤、趙志全回到軍營徑直來見劉得新。聽完郭濤的描述,劉得新將軍無限惋惜,郭濤口中的高壯大漢肯定就是小瀛洲島大當家陳守義無疑!
大魚投網,又從容離去,不怪郭濤猶豫寡斷,只能怪自己智識短薄。
陳守義竟然敢於親身涉險,劉得新根本就沒料到會有這種可能。
劉得新將軍在肚子裡很是自責自怨了一番。但表面上卻好像非常輕鬆隨意似地告訴郭濤:“兄弟,我們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抓個海盜絕非難事,你也不必太在意了。
但是,昨晚你看到的這個人就是陳守義,如果將來再遇見他,那就一定不能放這個大盜魁走脫。”
郭濤點頭答應,然後與趙志全離開。
劉得新將軍立刻去稟告此事經過。鄭和靜靜地聽著劉得新將軍的述說,從前至後,不置一詞。
當然,昨晚的事情,鄭和心裡自然有數。
最後,劉得新將軍說道:“大人,現在看來,阿德好像不只養了陳守義一支私兵,此人應該還有實力。
目前,小瀛洲島上的匪眾總數與我軍大體上持平,如果再生變數,那麼,形勢將對我方更加地不利。”
言罷,劉得新將軍看向鄭和,鄭和的臉上依舊波瀾不驚,他的目光依舊堅定從容,與初見之時沒有絲毫的差別。
就這種臨危不亂的鎮定功夫,就已經令劉得新大為心折,自嘆不如。
鄭和點了點頭,再擺了擺手。劉得新將軍當即拱手一禮,禮畢退出。
卻說陳守義等四人越牆進入客店,悄悄地回了客房之後,親隨們請大當家歇息。大當家陳守義卻感到心神不寧,他總覺得剛才回來的路上後面似乎有人在跟蹤盯梢。
“小心駛得萬年船。”
陳守義心裡雖疑,但面上卻不動聲色,他低聲吩咐道:“你們都回去先歇了吧。
天亮之後,記得抓緊回到船上等我。我到之後,咱們就立刻回島。
記住,不得誤事!”
親隨們隨即離開,回房睡了。
待親隨們走後,陳守義閂上房門,熄了蠟燭。然後,他輕輕地推開了窗子,連續兩個翻身便躥上了屋頂。
大當家伏下身去,側耳細聽。夜靜更深,周圍一片沉寂,連一聲狗叫都聽不到。他再向四面張望,似乎也沒有任何的可疑之處。
但是,大當家陳守義卻依然伏在屋頂上不動。他身著的衣袍與屋頂的灰瓦渾然一色,不到面前,別人萬難發現屋脊背後竟然伏有一個人。
一直過了許久,大當家陳守義終於確定了自己剛才是錯覺。於是,他暗怪自己多疑,自己一輩子在江湖風波之中打滾兒,經歷的挫敗波折多了,今晚怎麼忽然沒來由地疑神疑鬼起來?
大當家隨即就想到:“江湖多詭詐。
阿德的話根本就不能深信。也許那個蜜口毒心兩面三刀的王八蛋正盼著我與鄭和鬥得兩敗俱傷,然後,他好出來收拾殘局,正好坐得漁翁之利。
無論是誰說的話,終歸不如自己親眼所見,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的。
天就快亮了,與其回房苟安片刻,還不如索性去鄭和水師的營地親眼看看,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心裡多少也就有底了。”
於是,陳守義再不遲疑,起步直奔東城。他輕鬆越過東城牆,折而向南,疾奔而去。
天將亮,陳守義快步登上了劉得新將軍軍營前的一座小山,他躲在一塊巨石之後,探頭向軍營裡張望。
只見好大一座連營,縱橫各有十餘里,軍營周圍有深溝環繞。士兵們已經開始晨操,一隊隊兵卒在五色旌旗的引導下往來旋繞,疾而不亂,進退有法,嚴整有序。顯然,這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王者之師。
大當家暗自心驚。
陳守義清楚,眼前的大明遠洋水師實際上就是方今天下最強大的大明王朝派出的一支遠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