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宮殿有人住?”
皇帝詫異。
屋內的讀書聲立刻停了下來,細微的腳步聲響起,一個身著淡紫色薄夾襖,下身著白色挑線裙的女子走了出來,見到他們時也是一愣,很快行禮下拜。
“民女齊之韻參見陛下。”
元春這時候才想起來她今日在茹芷宮的時候見到了紫玉宮的名字,而這座宮殿就是太后下旨撥給齊之韻暫住的。
皇帝也想起來了,對她抬了抬手:“不必多禮。朕剛才聽到你在讀詩經?”
齊之韻眉尖微蹙,臉上也閃過一抹不自然的紅暈,輕輕點了點頭。
元春看了皇帝一眼,齊之韻誦讀的是詩經中的《柏舟》,表達的是女子對少年郎的傾慕愛戀,皇帝卻這麼大喇喇地問了起來。
“陛下還請進屋坐吧。”
齊之韻吩咐她的貼身丫頭蓉兒給皇帝上茶。
“你父親和哥哥們都好吧?”
皇帝關心地問道。
齊之韻注意到皇帝的眼中有真誠的關切,並非太后一樣的客套,便輕輕笑了笑:“多謝陛下關懷,民女的父親和哥哥們一切都好,身體也康健。”
“那就好。”
皇帝笑著點點頭,眼中有回憶之色:“記得朕第一次見到齊老將軍的時候才五六歲那麼大,他在練武場一個人把十個悍將都挑下馬,威猛極了。這麼多年沒見,只盼著齊老將軍身體康健就好。”
齊之韻道:“父親現在一個人挑不了十個人了,六個倒還可以,大哥哥倒是隨了父親年輕的時候。”
她說話不疾不徐,神態認真,元春聽了一會兒就對她有了七八分好感。
“西北的情況怎麼樣?還安定麼?”
皇帝問完了家長裡短,開始詢問政事。
齊之韻偏頭想了想,道:“政事臣女懂得不多,但是百姓富足生活安定,雖然有葛剌人時不時的侵擾,可他們也只是趁機搶一些糧食,並沒有打殺百姓。”
皇帝哈哈一笑:“這便好這便好!猶記得之前葛剌人的鐵蹄屢屢踐踏我朝西北之民,慘死者不計其數,朕在京城聽著就痛心,現在你父兄們將西北治理的這樣好,西北民眾得以安生,朕就放心了。”
元春瞧見皇帝臉上的欣慰和高興,心中也不由一軟。
她整日在臨敬殿侍候,別的不說,皇帝對政務非常勤奮,對百姓也是真正的關心。
皇帝又問了一些齊家三個將軍的事,一通話說下來天色已經黑了。
齊之韻望了望窗外,臉上閃過一絲猶豫。
皇帝起身站了起來,對她道:“時候不早了,朕就先回去了,你早些用晚膳休息吧。”
元春敏銳地察覺到齊之韻稍稍鬆了口氣。
皇帝和元春剛出了宮門一會兒,就有人悄悄去了慈壽宮稟報了。
太后正在西次間裡與忠順王一起用膳,聽了只笑了笑,道:“隨皇帝去吧,他若是願意,納了齊之韻也沒什麼不好。”
忠順王看了看太后,道:“西北齊家保持中立多年,恐怕不會摻和進來。”
“哼。”
太后夾起來一個水晶蝦餃放在忠順王碟子中,冷笑著道:“那只是沒人逼他們。”
“齊家在西北已然獨大,連我也不能輕易動,你想怎麼辦?”
忠順王看著那隻蝦餃,皺了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