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緩緩說道:嫻遠、義雄,還有你們手下的這些倭寇,頭腦也還算清醒。其實,我也在想,只要我一聲令下,你們這四五百人,將沒有一個能夠活著走出這峽谷,看到明天的太陽。既然是這樣,如此血腥的征戰,意義又何在呢?是啊,你們這四五百人中,要麼有白髮蒼蒼的盼著兒子歸來的老母親,要麼有懷抱幼兒盼郎歸的妻室,要麼有青梅竹馬的女友守候在大海的那一邊......大家都是爹孃所生,都在同一片藍天下呼吸、成長,如今為何卻要兵戎相見呢?更何況,我中土王朝與貴邦一衣帶水,多年以來友好往來,實為世間佳話。每念及此,我李某人時常心懷惻隱,神思黯然,總是期待這能有那麼一天,化干戈為玉帛,雙方捐棄前嫌,共享塵世間的繁華與榮光——
李先生的這一席話,入情入理,感人至深,激起了陣陣如雷的掌聲,就是倭寇那邊的一大部分人,也是動情不已——
義雄似乎也聽出了什麼,就接過話語:李先生悲天憫人,才識膽略均在我輩之上,義雄甚是欽佩。如何善後,尚請明示——
李先生淡淡一笑:是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嫻遠師太、義雄兄,還有你們手下的這些弟兄,在此,我鄭重保證:只要你們能夠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首先將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奉聖上旨意,此次只追究罪魁禍首,脅從者只要悔過自新,概不追究。也就是說,對於嫻遠、義雄這樣的首要分子,如果能夠服法認罪,也就是多蹲幾年大牢,多半也能免於死罪。其餘從犯,只要能夠懸崖勒馬,也將寬大處理,悔過自新之後,將禮送回國;只要遵守我大明律例,願意留下來的,我方也將妥善安置——
數千大明將士聽了,都深感聖上胸懷寬廣,寬厚仁慈。
“就,就這樣了?”嫻遠和義雄同聲問道。
李先生一聽,還以為對方嫌怨處罰過重,於是這樣說道:按聖上旨意,對於首惡分子,必要的處罰,還是有必要的。當然,李某人也會面稟聖上,並會同刑部,力爭懲處的力度,再稍微輕一點。至於那些脅從者,其優待條件,也將更為完善、合理一些——
“哈哈哈哈——”嫻遠和義雄放聲狂笑起來。
李先生把臉一沉,厲聲呵斥道:嫻遠、義雄,我在此提醒你們,你們是敗軍之將,你們是朝廷所要緝捕的要犯!站在你們面前的,是大明王朝江浙地區的軍事首領,是大明天子的全權代表!
嫻遠微微一笑:李先生,我不是笑話你。我,我只是在想,這,這都是什麼優厚條件啊?
李先生冷冷一笑:嫻遠,我還是奉勸你,這兒可是大明王朝的領土。只有在無條件投降的前提下,才可以爭取從寬處理!
“好吧,李先生,你的意思,我也算聽明白了。”嫻遠接過話語,接著對義雄說道,“義雄啊,將我們的條件,也對李先生說說吧——”
眨了眨眼之後,只聽義雄這樣說道:其實,勝負乃兵家常事。這一次,我們是輸了。不過,只要你們放我們一條生路,以後,我們必有厚報!大致上說一下,此前我們所獲得財物,可以分一分給你們。至於以後繼續願意跟我們合作的,所獲從優。有願意到大海那一邊去的,我們願意無條件提供幫助。部分尚未娶親的弟兄,到了那一邊,我們將代為做媒——
李先生、張船伕、錢福、楊念真、馮月白、文景瑞、趙風清、張軒轅,以及數千名大明將士,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不值一哂:都死到臨頭了,還以一副救世主的姿勢,玩賄賂、策反那一套,全然不知規則一向是由勝利的一方所決定的。
如果說此前這幾千人對“痴人說夢”沒多少直觀的印象,這一刻,總算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哈哈一笑之後,李先生朗聲說道:義雄兄,事到如今,你依然如此鬼話連篇,李某人深感佩服。只不過,我依然想提醒你一句: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以用金錢收買的。且不說你們有沒有那麼多錢物,就算是有,那些錢物,也都沾滿了這沿海一帶軍民的鮮血!就算我李某人能夠網開一面,你試問一下,在場的這些人,會不會答應!
“不會答應,決不會答應!”數千明軍將士發出雷鳴般的吼聲。
確實,這數千人之中,不乏父母雙親被殘殺者,不乏妻離子散者,不乏房屋家產被劫掠一空者!而一手製造出如此慘劇的,就是這些渡海而來的倭寇,以及這些倭寇的幫兇!
“嫻遠、義雄,你們都聽到了吧?”李先生這樣問道。
愣了好一會兒,嫻遠才訕笑道:李先生,此事你知我知,在就是在場的各位兄弟知道,因此,因此——
看來,她還是不死心,想用錢財堵住眾人之口。
李先生微微一笑:嫻遠啊,你忘了?除了你知我知,還有天知地知!俗話說的好啊,“人在做天在看”,你以為就憑那幾個臭錢,就能夠堵住悠悠的萬千世人之口嗎?可惜啊,現在可是大白天啊,就不要再做美夢了——
義雄眼露兇光,倭刀緩緩直指。
李先生大聲喝令道:“奉旨蕩寇,拒捕者格殺勿論!”
張船伕令旗一揮,數千明軍將士各持兵刃,殺向敵陣。
嫻遠和義雄也吆喝道:弟兄們,給我殺!
近五百名倭寇手持利刃,聞聲而動。
霎時,這方圓不過裡許的狹小的峽谷,刀光劍影之中,殺聲震天。
還不到小半個時辰,這些倭寇就懊悔不已了。原來,他們以為,憑藉著他們平日裡練得頗為純熟的二人刀劍聯手,雖不敢說一定就能挽回敗局,殺出一條血路,全身而退也還是可以期待的。而文景瑞、張軒轅所率領的那一對明軍,更加深了他們的這一印象。然而,一旦交手,他們才發現,此時此刻,他們所面對的這些明軍將士,或四人一組,或六人一夥,正面的兩個人,刀劍上的功夫已是不容小覷,而配合作戰的另外兩人或四人,則以長槍或地鏜刀,攻擊己方的頭部或下盤。這樣一來,面對著明軍如此訓練有素、攻守兼備的戰陣,能夠支撐得三十招,那已是祖上積德了。至於戰而勝之,那已經就是下輩子的事情了。
月白和風清創制出的這一鴛鴦陣法,至此大顯神通,威震敵膽。
半個時辰之後,除三四十個倭寇繳械投降之外,其餘負隅頑抗者,全都血流當場,身首異地。
那嫻遠與義雄,也就此成為光桿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