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這裡有封朕寫給曹操的信件,你們有機會交給他吧,若曹操看了信件以後,還未退兵,你們就撤回來吧!”劉辯將一封信遞了過去。
“諾!”趙雲上前接過信件。
……
接了劉辯的命令後,趙雲,文鴦很快便去了軍營,挑選了一批將士,然後便直接南下了。
東萊,陶應急匆匆的來到太史慈府上。
“太史將軍,你們決定的怎麼樣了啊,現在徐州危在旦夕了,徐州傳來信件說曹操的大軍已經陳兵在徐州邊境了啊!”
“我們幾人一致決定幫助徐州,並且已經發了奏摺程給陛下了。此時陛下怕已經看到了,再等等,一定會有訊息來的。”
“將軍,既然你們已經同意了,可否先帶人去救援徐州啊,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今徐州危在旦夕,耽擱不得啊!”陶應聲淚俱下,真心懇求太史慈。
“這!”太史慈面露為難。
“將軍,徐州數百萬百姓在等著將軍你了,素聞將軍孝順,難道將軍忍心徐州的孩童沒了父母,老人沒了兒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嗎,將軍請您發兵吧!陶應,求你了。”陶應一把跪在了地上,眼睛裡滿是淚水。
“你起來吧,我答應了!”太史慈良久終於答應了。
“多謝將軍,多謝將軍!”陶應連續叩了幾個頭。
“好了,但你不要高興的太早,青州之地本就人口少,又經過黃巾之亂人口更少了,如今我手下也只有北海,東萊二郡之地,人口不過二十萬,拼盡全力,我手中也就不過兩萬人馬,戰鬥力也不強,而且要防備冀州袁紹,我只能帶一萬人馬前去支援,你可會失望。”
陶應聽了以後,沉思了一會,然後正氣凌然的說道,“將軍願不顧聖命,出兵助我徐州,陶應已經感激不盡了,豈會看輕將軍。若此戰勝利,陶應願勸父親大人歸降幽州的陛下。”
“好!不愧是名門之後!”太史慈大喝一聲,臉上露出了笑容。
“將軍宜早不宜遲,請將軍火速發兵,助徐州一臂之力。”
“好,某現在就去點兵!”太史慈應道。
“多謝將軍!”
而後,太史慈竟然沒有徐晃,沮授商量僅僅用了一日時間就點齊了兵馬朝徐州方向去了。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徐晃慌張的跑進了沮授的住所。
“公明何事如此驚慌啊?”沮授看著徐晃慌張的樣子,連忙問道。
“公與先生,剛剛據城門守衛稟報,子義帶著大批人馬出城去了,隨行的還有陶應啊。”徐晃慌張的說道。
“如此看來,子義將軍是去徐州幫助陶謙去了。就是不知他們帶走了多少人馬?”沮授道。
“出了城內的人馬以外,還有各地的人馬,加起來差不多萬餘人。”徐晃回答道。
“如此可是不好啊,若是讓陛下知道了,子義怕是要受重罰啊!只可惜此時已經晚了啊,袁紹又在一旁虎視眈眈我們也脫不開身啊!”沮授嘆息道。
“唉,這可怎麼辦啊,只希望子義能安然回來啊。”徐晃嘆息道。
“報,報將軍,先生,趙雲將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