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虛縣原為朱虛侯國,西漢時期呂后封齊悼惠王劉肥兒子劉章為朱虛侯賜封地朱虛,後漢文帝進封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朱虛侯國廢改為朱虛縣,此時朱虛縣令是一個叫王修的寒門士人。
孔融等人駕馬快速抵達朱虛縣城,一臉怒氣的孔融仍未消火,徑直奔向縣衙,對著門口衙兵喝到:“去,喚你家縣令出來,就說孔融到了!”
衙兵雖不知孔融是誰,但見來人氣勢十足,不敢怠慢,急忙奔向衙內向縣令稟報。
王修聽得來報,他身為縣令自是知道孔融便是新上任的國相,更是海內名士,儒家傳人。朝廷文書早已下達,卻遲遲不見這位國相到達上任,也沒聽說最近抵達,不知今日為何會突然會來到朱虛縣,便急呼衙內眾官員去迎接孔融。
不一會,王修出迎,卻見孔融一臉怒容,以為是迎接遲了惹了這位新領導不悅,趕忙拜道:“下官朱虛縣令王修,領朱虛縣一眾官員見過國相,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誰知孔融冷哼一聲,不理會他,徑直向衙內走去,惹得王修一臉羞憤不已一臉尷尬,不知如何是好時,孔煜因為知道王修這個人的生平,知道他是一個好官,不忍他被遷怒,悄聲在一旁提醒:“王縣令,快進去吧!”
孔融進入縣衙坐到首座,王修等人跟著進入,不敢入座分列兩旁。
孔融說道:“朱虛縣所屬官員可都在!”
王修忙答道:“回國相話,除卻縣尉左顯宗外出到關卡巡視,其餘所屬官員盡皆在此!”
說到關卡,孔融怒氣更勝,怒道:“朱虛縣真是好營生,本官之前以為只是下屬小兵所為,可沒想到是縣尉也參與其中,這麼說來你們可都從中獲利!哼!王縣令你可之罪!”
王修更是一陣懵圈,忙回答道:“下官實在不知!”
一旁的孔煜看在眼裡,知其中必有誤會,又恐這一問一答沒有什麼結果,連忙將發聲,將關卡守兵劫路過商人收取高額過路費,並連帶將自己幾人的遭遇也告知眾人。說話間掃視眾人,發現身旁的龐統也在和他做同樣事,二人相視一笑,便心中有了計較。
孔融接著問:“這回王縣令可有何說法?”
“大人,在下實在不知竟有如此事情,下官這就派人將左縣尉喚回縣中,詢問此事”王修這才知道為何孔融會如此生氣,竟不顧儒家禮儀,轉念又一想這等行事左顯宗恐怕是乾的出來,自己竟絲毫不知,想必縣中也有其他人受過他的好處,唯獨瞞著自己。
孔融怒道:“為官一任,竟對自己轄內之事不聞不問,發生如此之事,只是會說不知。傳喚之事倒是不必,我已命後續軍隊前去捉拿,最好你沒有參與其中。”
王修一聽倒是一驚,這個孔北海竟如此雷厲風行,只是這左顯宗處置倒是容易,可他背後的勢力可不是能一時半會清除的,雖然孔融剛才不知情況對自己懷疑,可是王脩敬重孔融,不得不對這位新國相有所提醒,說道:“大人息怒,在下有一言想要單獨稟報大人!”
孔融一聽要單獨稟報,更是生氣,懷疑這王修有何不能名言的勾當,當即正要發怒,孔煜卻及時制止,附耳言語,才說道:“好,那便聽你有何話講,其餘眾人都去忙自己的吧,左顯宗押解回來之前都不準出城!”
眾人急忙告退,心知這回左顯宗是完了,而且孔融這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恐怕要燒到朱虛縣了。
見眾人離開後,孔煜率先說話:“父親請息怒,我觀王縣令是一個為人正直為官清廉之人,這其中必有誤會。”
孔煜轉頭向王修說:“王大人,剛才我說關卡劫取商人財物之事時,有幾個人面色神情有些古怪,此時請大人務必派遣值得信任之人盯住,且告訴城門守衛,避免有人出城給那左顯宗送信!”一旁的龐統也將剛才觀察之人位置一一道出。
王修此時才認真看向這個小公子,剛才聽聞他喚孔融為父親,想必就是傳言中那個年少成名的孔家二公子了,有感謝孔煜對他信任,當即對孔煜一拜,說道:“國相、公子稍候下官這就去做安排!”
說罷,在門口喚來一人,將剛才之事作出安排,才轉身回來。
孔融知道孔煜有識人之能,從張遼到陳到的出現,孔煜的表現實在很矚目!當即對王修怒氣少了些許,示意陳到領三個侍衛把守門口,嚴防隔牆之耳。問道:“王縣令,可有何話要單獨說來!”
“大人初到北海,對北海情況還不甚知之,這左顯宗乃是郡內大族左氏長子,其父也是在郡府任職,去歲族中知朱虛縣內匪盜勢力不強,便給他捐了朱虛縣尉一職,只要他在縣內略有功績必然得以升遷,平日裡他在朱虛縣內有下官壓制也不敢做出過分舉動,但也與下官素來不和,只是下官無法動其根基,才勉強留他在此,卻不想欺瞞在下,在外做出如此勾當!只是國相新任,便對他下手,下官恐國相因此得罪郡府同僚及郡內大族,致政令不通,才斗膽單獨稟報大人!”王修說道。
“為官者,治理政務,理應抑制豪強,扶助弱小,賞罰分明,怎可畏懼豪強如此害群之馬!往日之事不說,今後我便是你的依仗,你若再不為百姓做那忠貞之官,我必不會輕饒與你!”孔融這才知道王修的好意,原來是怕他得罪北海國郡內大家族惹禍上身,心中也是對王修高看一眼。
孔煜確實對其他事情更感興趣,問道:“王縣令,你方才所說大族是都有何人!”
王修知道孔煜意思,想了解北海國情況,也不直接說大族,而是想了一下,應該將青州情況大致都做出介紹,便說道:“下官來北海國任縣令也只有三年時間,但時常聽聞百姓言說,北海之中有四害:一是匪盜猖獗時常掠民,其中張饒是黃巾餘孽勢力最強;二是豪強氏族林立,大小豪強只為家族私利不管百姓死活,其中最大的家族便是左、陳眾豪強皆以此二家為首官府也要依靠他們,一般不與他們為敵;三是青州北鄰大海,海匪也時常掠奪百姓,有百姓發現甚至是有遼東官兵假扮海盜入境掠民,雖已靖海但匪不能絕;四是王國侯國林立,雖王侯並無實權,但皆由北海郡內百姓供養,好田好地均被皇室佔據,且王侯子嗣多有紈絝魚肉百姓,官府不敢善處。”
孔融聽著王修所言,不由陷入沉思。王修所言四害更是年久長存之病症,並非一時半刻就能解決的事情,有些事情更是不好管啊!
孔煜更是心中不由感嘆:原以為解決北海匪患就可立足發展,看來這北海的情況遠遠比想象中的複雜,前路漫漫,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