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哈齊!
代善!
聽聞這兩個名字,朱巔峰腦海中產生了一種時空錯亂之感,心裡面的不安愈發濃烈。
這兩個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可都不是什麼善茬啊!
代善,天命大汗努爾哈赤的嫡次子,統帥建奴正紅旗與鑲紅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與大明的過程中屢立戰功,曾因作戰英勇,賜號“古英巴圖魯”,因功封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名列四大貝勒之首,序稱大貝勒。
“古英”乃滿文音譯,意為“刀把頂上鑲釘的帽子鐵”,巴圖魯為滿語中“勇將”之意,既英勇,又硬如鋼鐵,更是勇士之最。
這個尊號,有清一代,僅為代善所獨有,可見努爾哈赤對代善的英勇,給予了高度的嘉獎。
此人不但驍勇善戰,並且足智多謀,目光長遠,努爾哈赤病逝之後,在他的主持之下,諸貝勒擁戴皇太極繼承汗位,皇太極病逝之後,諸子爭位,又是花甲之年的代善挺身而出,擁戴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穩固了朝堂政局。
舒爾哈齊,努爾哈赤的同母胞弟,在努爾哈赤披荊斬棘的艱難創業歲月中,這位猛人成為了其兄長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戰將,努爾哈赤稱汗立國後,此人因功晉封為貝勒,地位僅次於他的兄長,成為金國的第二號人物。
然而朱巔峰卻是記得,此人可是個反骨仔,而後成了明廷分裂金國的利劍,最終因謀圖分裂金國,被努爾哈赤幽禁致死。
這麼一分析的話,舒爾哈齊倒是個重要的人物,興許能夠產生意外驚喜。
這般想著,朱同卻是拱手離去,畢竟他可是禮部右侍郎,事務繁多,能夠看在朱異的面子上提點一下朱巔峰,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朱某人倒是也不介意,反而對他的背影鄭重一禮,算是向他致謝。
腦海中有了些許思路,朱巔峰便拿著公文前去鴻臚寺,準備見一見那位骨鯁直臣門克新。
然而等他到了鴻臚寺官署,命人前去通傳之後,卻是被一直晾在門外,門大人別說出來相見,連一聲拒絕都沒有,令朱某人很是尷尬。
看來他已經如同在邊軍中那般,被剛正不阿的門大人打上了“倖進小人”的標籤,根本不願見他。
不見就不見吧,反正這破差事朱巔峰也不樂意幹,索性直接轉身離去,悠哉悠哉地回家躺屍。
待他走後,門克新卻是走了出來,望著他的背影神情複雜。
作為鴻臚寺卿,正四品的朝堂大員,門克新自然收到了些許風聲,有關於眼前這個年輕人。
比如,他長著一張與已故太子殿下幾近一模一樣的面孔!
比如,他極有可能是皇帝陛下流落民間的龍孫!
……
門克新對於皇上的做法很是不能理解,將這位龍孫塞到此次接待團隊中,究竟是懷著怎樣的深意?
唯有公事公辦,才不會捲入那背後的是非爭鬥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