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反正就這麼過去了。大皇子李弘冀臨走時意味深長看了王巖一眼,只看的他雙腿發軟,差點站不住。
事後,安定公驚魂未定,生怕他的皇長兄產生誤會,也急忙離開。
王巖同樣戰戰兢兢,連自己是怎麼回到王家書房也毫無知覺,只是呆呆看著那錦盒裡的《蘭亭集序》,久久說不出話來。不管王巖本人怎麼想,今日在場之人全認定:戶部尚書王巖擁護六皇子。
且不說王巖如何尋求自保,只說這禮沒送出去,事就沒辦成。王賈氏孃家把買酒莊的銀票都送來了,該派何人送去李家才好?
江銘玥被王巖請來書房,聽到他今日的所作所為,她也是無語了。
送個禮而已!有這麼難嗎?
裝在點心匣子裡,派個奴僕走一趟安定公府,多簡單的事怎麼就能鬧出這麼大的波折?豈不是把整個王家架在火上烤嗎?諸位皇子能不猜忌才好!
江銘玥思忖:“此事,肯定不能再求安定公幫忙,不如……女兒去吧!酒莊的地契本就是李夫人交到我手中的,由我出面去送銀票,也說得過去。”
王巖也沒好的辦法,只好同意。
江銘玥事先做了最壞的打算,預測了李大娘子種種的反應,給自己打足氣才勇敢地去李府。
萬萬沒想到,李府只派了管家出面,代為收下了銀票,李大娘子連面也沒露。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大娘子此人,總給她一種看不透的神秘感。江銘玥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可是無憑無據的,她也只得折回烏衣巷。
酒莊一事,看似被江銘玥化解了,王家兄弟沒兩日也從牢獄中放了出來,鎮國公府和李家的仇怨卻已結下。雖未追究,可明眼人都清楚,當今陛下對鎮國公府的不滿只會更深,在等待時機罷了。
這事,江銘玥人微言輕,也只能幫到這份上,再多的她也無能為力。
王巖巧立名目給六皇子送禮這事,同樣也是如此。看似風平浪靜,揭過不提,事實上卻是個引子。哪怕王巖無數次懊悔不已,自己那天為何要在醉仙樓設宴,也是於事無補。
南唐歷經三代帝王,這是歷史的走向!
等到六皇子李從嘉即位,緊跟著大宋終結這亂世,後主成為階下囚,南唐覆滅,誰也改變不了。眼下,除江銘玥之外,尚無人知曉這段歷史未來的走向。這個小插曲,在歷史的長河中甚至不值一提。
過了端午節,沒幾日,趙雋突然回了京,押解著刑部點名的那位重要罪犯,大張旗鼓地進了金陵城。
雖不知這名罪犯是何人,但江銘玥收到訊息後,心裡還是挺興奮的。
她可沒忘記,當初在誅仙鎮,就是因為這名罪犯,府衙裡死了好多人,連知縣王霖也遇刺重傷在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江銘玥匆匆趕去城門口時,只遠遠瞧見,騎在馬上那高大男子的背影。
圍觀的百姓太多。
她根本沒機會和趙雋說上話,眼睜睜看著他朝皇宮而去。
趙雋回京,心裡惦記著求天子賜婚一事,有些心不在焉,故而也就沒留意人群中的江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