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還記得南北朝時的滅佛一事?”
李世民眉頭一蹙,滅佛一事他自然知道,但從未往這方面深究過。
今天陳曉突然提起這件事情,讓李世民心中莫名多了一絲警惕。
“記得,南北朝時,佛門侵佔土地,佛門弟子多有參與叛亂的事情,因此有了滅佛一事,我大唐開國,自然是對這些早有準備,因此這才打壓佛門,興建道門。”
聽到李世民這話,陳曉也只是笑著點了點頭,隨後開口道:“這便是了,陛下既然知道佛門興盛之害,那麼便也要注意到道門的興盛之害。”
“數年時間,佛門經過打壓已經大不如前,依然被道門穩壓一頭,或許這次玄奘取經回來,會讓道門的聲望遭到不小的壓制,這種平衡絕對不能打破。”
“而琉璃道觀,便是臣給道門的主意,他不會讓道門遭受打壓,也不會穩壓佛門一頭。”
“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才是最為穩定的狀態。”
說到這裡,陳曉的臉上浮現出來一抹笑意,開口說道:“陛下,要用信仰去對付信仰。”
經過陳曉這一番剖析,李世民瞬間回過神來。
此時他才知道了,陳曉為什麼要這麼做,原來還要這麼一重意思。
仔細想了想,李二才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你這一說,佛道兩家確實是一件麻煩事,但朝廷有不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他們身上,這般偶確實是能夠達到制衡的目的。”
說著,李二看向陳曉的目光都變得不一樣起來。
若不是陳曉,自己哪裡會現在想到這些?
怕不是到時候只有一方壓倒一方的時候,才會想到制衡之術。
一時間,李二對陳曉愈發的器重起來。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那這佛道教義往外傳的事情,也是因為這些原因?”
陳曉點了點頭,開口道:“都是其中一環。”
理清了陳曉的打算,李二心中也不由得感慨起來。
誰能想到,陳曉這每步棋都下的有條不紊,即便是到現在都能夠串聯起來。
李二甚至於都能夠想象的到,等到陳曉這連環計一旦成功,佛道兩門將會被朝廷徹底的拴死,從此之後再無威脅。
一時間,李二看著陳曉的眼神愈發的歡喜起來。
這陳曉,當真是上天給他們大唐的瑰寶!
……
一連數日,新婚之中的陳曉都不曾上朝。
便是靖安司當中都很少見到陳曉的身影。
靖安司,典籍院內。
一連數日都在衙門幹活的房遺愛伸著懶腰走出房門,臉上神色略顯憔悴,但那眼神中卻是精光連連。
“大人,典籍已經整理完畢了,接下來?”
聽到身後傳來的詢問聲,房遺愛回頭看了一眼那下屬手中捧著的一摞典籍,臉上也露出了一抹笑意。
近一個月的整理,這活兒自己總算拿下了!
輕笑一聲,房遺愛這才開口說道:“走!去永壽縣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