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網際網路缺乏瞭解,網民也一樣。
就03年左右的網民,那真是一個賽一個的好騙,隨便一張圖配上一段邏輯明顯有問題的文字,都能讓他們信以為真。
這年頭的網民,還處於把網路當紙媒的年代,對網路上的資訊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警覺性。
當然,也正常,因為這一代人曾經把“島國馬桶水”“德國下水道”等故事當成真事兒。
說的直白點,就是這一代網民包括以前的人們,還沒有接受過網際網路資訊浪潮的衝擊,對資訊的接受和處理能力還非常原始,所以顯得非常好騙。
擱二十年後,只要稍微有點經驗的網民,看到網路上的內容,第一反應就是判斷一下這條內容是不是在釣魚,然後就是尋找其中的破綻和不合邏輯的地方,最後才會發表評論和看點,可以說是相當的成熟了,無形中直接擠掉了那些低階謠言的生存空間。
但現在的網際網路世界,真的是謠言的沃土,以至於徐楊前幾天在某BBS上發的一條高階釣魚貼竟然被當真了……
魚是釣到了,可偏偏沒有絲毫快樂和成就感,因為那些魚兒都上砧板了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釣了上來,而且一鉤子下去,那魚跟瘋了一樣咬鉤,想想確實挺沒意思的。
所以,吃了一個悶虧的徐楊再也不敢亂下鉤了,怕被友軍誤傷。
這年頭的友軍也很低階,全憑一腔熱血作戰,也是在一場場死傷慘重的戰鬥中成長起來的。
也因此,徐楊在經營自家網站的時候,定下的策略也很簡單,簡單直接的戰隊,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的立場。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吸引到友軍,還可以把敵軍吸引過來。
當羚羊科技的門戶網變成敵我雙方的戰場之後,這熱度,de
的一下就起來了。
熱度上來,還用擔心留不住使用者?
只要他不作死,使用者要多少有多少。
等到那些使用者被他的層層套路留下來之後,就是羚羊科技變現的開始。
所以,他的態度非常明確,給旗下尤其是新聞版塊這些員工定下的調子也同樣明確。
而這次抗疫,就是他亮出旗幟的第一步。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他甚至沒有回酒店,就住在公司給他準備的辦公室裡,嗯,帶大休息室的那種,住著不比酒店差多少。
每天除了吃睡,一直和唐瀟等人一起處理相關內容,他全程把關,每一篇新聞從標題到內容再到排版,他都要過目,發現不對就直接調整,不但要調整,還要給唐瀟講解其中的原理。
唐瀟是傳媒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筆桿子沒的說,但經驗確實單薄,社會閱歷也不夠豐富,一時間裡還真有點難以勝任主編這個職位,多多少少有點拘謹和不習慣,處理問題也不夠大氣。
好在唐瀟提拔的一個副手是個在日報工作過的老筆桿子,工作經驗相當豐富,而且任勞任怨,相當聽話,就像一頭勤懇的老黃牛,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唐瀟的缺陷。
再加上徐楊的把關,“羚羊”新鮮出爐的抗疫版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臘月二十五上線,內容也只有一些簡單的新聞,但流量卻有了小幅度的提升,接近10%。
當然,10%看似不少,實際上因為羚羊門戶網的知名度低,使用者數量和流量本身就不高,所以這10%的提升並沒有實質上的提升,無非是日均活躍使用者從六萬多點升到了七萬多點而已,不疼不癢。
但對唐瀟這個新上任的主編來說,確實不折不扣的業績。
所以,唐瀟幹勁兒更足。
二十六帶著她的團隊直飛羊城,年都不過了。
徐楊親自送幾人到機場,登機之前千叮嚀萬囑咐,就怕唐瀟他們會粗心大意也被感染了。
不是他杞人憂天,實在是現在從上到下真沒多少人把這事兒當回事兒,再加上資料統計和通報的不及時不重視,連一些醫務工作者都沒放在心上,這幾天他聯絡過衛健委的相關工作人員,但無一例外,都認為他太過大驚小怪。
連專業人士都這麼認為,那麼普通人就更不用提了。
網路上倒是有零星的相關資訊,但同樣沒有引起重視,要不是特意搜尋相關資訊,還真看不到。
也就是說,羚羊網,是第一家正兒八經鄭重其事的做相關報道的網路媒體,甚至包括紙媒、電媒等媒體在內,羚羊網都是衝在最前邊的。